压力容器的材料 1. 压力容器用材料的质量的规格,应符合相应的,行业标准的规定.材料生产单位必须保证质量,应按相应标准的规定提供质量证明书(原件),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必须填写,并经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盖章确认.材料生产单位应按相应材料标准的规定,在材料的特定部位或其他明显的部位作出清晰、牢固的钢印标志,至少包括材料制造标准代号、材料牌号的规格、生产(批)号、生
压力容器报价
压力容器的材料 1. 压力容器用材料的质量的规格,应符合相应的,行业标准的规定.材料生产单位必须保证质量,应按相应标准的规定提供质量证明书(原件),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必须填写,并经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盖章确认.材料生产单位应按相应材料标准的规定,在材料的特定部位或其他明显的部位作出清晰、牢固的钢印标志,至少包括材料制造标准代号、材料牌号的规格、生产(批)号、生产单位名称的检验印鉴标志. 2. 钢制压力容器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弯曲性能和冲击试验要求,应符合GB150《钢制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 ① 压力容器选材除应考虑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外,还应考虑与介质的相容性.压力容器钢材的P不应大于0.030%,S含量不应大于0.020% . ② 用于焊接结构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其含碳量不应大于0.25% . ③ 压力容器的筒体、封头、人孔盖、人孔法兰、人孔接管、膨胀带、开孔补强圈、设备法兰;球罐的球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M36以上的设备主螺栓的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mm的接管和管法兰均为主要受压元件. ④ 焊接材料应按相应标准制度、检验和选用.焊接材料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和清晰标志.严格执行焊接材料验收、复验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制度.

5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5.1 损伤机理识别
检验前,检验人员应充分了解受检压力容器所处的工艺及工况,参照GB/T 30579-2014分析有可能发生的损伤模式及失效模式,重点识别出与时间相关的损伤模式。
5.2 风险评估
检验前,对符合TSG第8.10.1款的企业使用的压力容器,检验人员可参照GB/T 26610、对受检压力容器进行风险评估。
5.3 其他要求
5.3.1 检验前,检验机构应按照TSG21第8.2.1款要求,根据压力容器的使用情况、损伤模式及失效模式,制定检验方案;调质后得到回火索式体组织,可使钢得到强度、硬度、塑形、韧性都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经过风险评估的压力容器,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的检验策略制定检验方案,检验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检验方案进行检验工作。
5.3.2 检验前,检验人员应按照TSG21第8.2.2款进行资料审查,重点审查该条款中第(4)~(6)款相关内容;
5.3.3 使用单位和相关的辅助单位,应当按照要求TSG21第8.2.3款要求做好停机后的技术性处理和检验前的安全检查,确认现场条件符合检验工作要求,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
5.3.4 检验检测用的设备、仪器和测量工具应当在有效的检定或者校准期内,并可正常使用。
5.3.5 检验工作安全要求应当满足TSG21第8.2.6款的要求。
6.2 环境开裂、机械损伤
存在环境开裂、机械损伤模式的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应进行表面无损检测,采用NB/T 47013中的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铁磁性材料制压力容器的表面检测应当优先采用磁粉检测。对于存在热疲劳损伤模式的还应进行尺寸测量,检查结构件尺寸是否发生变化。3款要求做好停机后的技术性处理和检验前的安全检查,确认现场条件符合检验工作要求,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表
面缺陷检测的要求如下:
(1)检测长度不少于对接焊缝长度的50%。
(2)应力集中部位、变形部位、宏观检验发现裂纹的部位,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异种钢焊接接头、T型接头、接管角接接头、其他有怀疑的焊接接头,补焊区、工卡具焊迹、电弧损伤处和易产生裂纹部位应当重点检验。
(3)检测中发现裂纹时,应当扩大表面无损检测的比例或者区域,以便发现可能存在的其他缺陷,必要时可采用声发射进行整体检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