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真空热处理技术
模具在工作中除了要求基体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和韧性的合理配合外,其表面性能对模具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模具的表面处理技术,是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复合处理技术,改变模具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以获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3、锌合金压铸铁液温度高的铁液温度可细化石墨,是高碳当量、高强度灰铸铁的基础。目前在模具制造中应用较多的主
铝合金压铸件加工
模具的真空热处理技术
模具在工作中除了要求基体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和韧性的合理配合外,其表面性能对模具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模具的表面处理技术,是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复合处理技术,改变模具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态,以获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3、锌合金压铸铁液温度高的铁液温度可细化石墨,是高碳当量、高强度灰铸铁的基础。目前在模具制造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是渗氮、渗碳和硬化膜沉积。
锌合金成分控制
合金中个元素的作用
合金成分中,有效合金元素:铝、铜、镁;有害杂质元素:铅、镉、锡、铁。
(1)铝
作用:1.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增加合金的流动性,细化晶粒,引起固溶强化,提高机械性能。
2.降低锌对铁的反应能力,减少对铁质材料,如鹅颈、模具、坩埚的侵蚀。 铝含量控制在3.8 ~ 4.3%。主要考虑到所要求的强度及流动性,流动性好是获得一个完整、尺寸精i确、表面光滑的铸件必需的条件。
(2)铜
作用:1.增加合金的硬度和强度;
2.改善合金的抗磨损性能;
3.减少晶间腐蚀。
不利:1. 含铜量超过1.25%时,使压铸件尺寸和机械强度因时效而发生变化;
2. 降低合金的可延伸性。
(3)镁
作用:1.减少晶间腐蚀
2.细化合金组织,从而增加合金的强度
3.改善合金的抗磨损性能
不利:1.含镁量 > 0.08%时,产生热脆、韧性下降、流动性下降。
2.易在合金熔融状态下氧化损耗。
(4)杂质元素:铅、镉、锡
使锌合金的晶间腐蚀变成十分敏感,在温、湿环境中加速了本身的晶间腐蚀,降低机械性能,并引起铸件尺寸变化。当锌合金中杂质元素铅、镉含量过高,工件刚压铸成型时,表面质量一切正常,但在室温下存放一段时间后(八周至几个月),表面出现鼓泡。
(5)杂质元素:铁
1.铁与铝发生反应形成Al5Fe2金属间化合物,造成铝元素的损耗并形成浮渣。
2.在压铸件中形成硬质点,影响后加工和抛光。
3.增加合金的脆性。
铁元素在锌液中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增加而增加,每一次炉内锌液温度变化都将导致铁元素过饱和(当温度下降时),或不饱和(当温度上升时)。当铁元素过饱和时,处于过饱和的铁将与合金中铝发生反应,结果是造成浮渣量增加。当铁元素不饱和时,合金对锌锅和鹅颈材料的腐蚀将会增强,以回到饱和状态。压铸铝气眼问题减少铝压铸产品的气孔﹨沙i眼的方法对避免铝压铸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气孔沙i眼现象,铸出以下几点总结。两种温度变化的一个共同结果是终造成对铝元素的消耗,形成更多的浮渣。
他们i主要区别在于成分,锌合金的主元素是锌,一般大于85%,铝合金金主元素是铝,一般大于87%,具体要看合金的种类、牌号,简单理解就是锌合金就是在锌里面添加其他合金元素,铝合金亦然以锌为基加入其他元素组成的合金。锌合金熔点低,流动性好(可铸薄壁零件),易熔焊、钎焊和塑性加工,在干燥空气和大气中耐腐蚀,残、废料便于回收和重熔;但蠕变强度较低,自然时效会使尺寸发生变化。锌合金按制造工艺可分为铸造锌合金和变形锌合金两类。铸造合金的产量远大于变形合金。如果后流入的金属熔流有足够的能量熔化己经凝固的金属,那么就不会在两者之间划定明显的边界,也就形成不了水纹。下表中列出几种重要锌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