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发生故障的原因:
硬件故障指数控装置的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分立组件、接插件以及外部连接组件等发生的故障。只有更换已经损坏的器件才可能的排除故障,这类故障也称为“死故障”。比较常见的是输入/输出接口损坏、功放组件损坏等。
软件故障指数控系统加工程序错误、系统程序和参数的设定不正确或丢失、计算机的运算出错等。通过PLC程序的逻辑分析,进口泵方便地
数控系统维修点
数控机床发生故障的原因:
硬件故障指数控装置的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分立组件、接插件以及外部连接组件等发生的故障。只有更换已经损坏的器件才可能的排除故障,这类故障也称为“死故障”。比较常见的是输入/输出接口损坏、功放组件损坏等。
软件故障指数控系统加工程序错误、系统程序和参数的设定不正确或丢失、计算机的运算出错等。通过PLC程序的逻辑分析,进口泵方便地检查出问题存在部位,如FANUC-OT系统中自诊断页面等。通过认真检查和修改参数可以解决这类故障。但是,参数的修改要慎重,一定要搞清楚参数的含义以及与其相关的其它参数方可修改,否则顾此失彼,还会产生新的故障,甚至发生机床动作失控。
干扰故障指由于内部和外部干扰引发的故障。例:由于系统和线路分布不合理、电源地线配置不当、接地不良、工作环境恶劣等引发的故障。
数控机床故障分为哪几类?
当
数控机床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采取紧急措施,停止机床运行,保护现场,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故障的种类有:
①当机床处于何种模式(MDI、自动运行、JOG、编辑、DNC、原点复归、手轮)?
②数控系统显示的内容是什么?
③定位误差超差情况如何?
④刀具运动轨迹误差状态以及出现误差时的速度是否正常?
⑤显示的报警及内容是什么?
数控机床现场
维修需做一下几点步骤:
建立修理档案
修理档案包括技术档案和故障档案。
① 技术档案:
② 修理档案:操作人员应在故障发生时记录详细的情况,故障发生的时间、机床的工作方式、故障前后的现象、显示器的状态、参数、报警等等。维修人员应记录故障的排除过程,故障的原因分析、故障的排除方法、修理时间等等。建立起完整的修理档案。
修理中的注意事项
① 从机床中取出某块电路板时,应注意记录其位置,连接电缆号。
② 电烙铁应放在顺手位的前方,并远离修理电路板。铬铁头应适应集成电路的焊接,以免碰伤别的组件
③ 测量线间阻值时,应断开电源。
④ 电路板上大多刷有阻焊膜,因此测量时应找相应的焊点作为测试点,不要铲除阻焊膜。有的板子全部有绝缘层,则只能在焊点处用刀片刮开绝缘层。
⑤ 在没有确定故障组件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拆换。
⑥ 拆卸组件时应使用吸锡器,切忌硬取。同一焊盘不应常时间加热或重复拆卸,以免损坏焊盘。
⑦ 记录线路上的开关、跳线位置,不应随意改变。
⑧ 对有电路直接接入的高压、或板高压发生器,操作时应注意安全。
⑨ 检查中有粗到细,逐渐缩小故障范围,并做好修理记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