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根据实地调研论证,通过对河长的基础信息收集、监测监控共享数据整合、视频点位加密、数据集中展现、项目管理、日常巡查、指导协调、公众受理、日常管理、监督考核、统计报表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维度的了解,对河长工作职责和日常管理需求进行了汇总。随着该系统在全省进一步铺开,他们会根据需要再增加新的模块以适应治水新需求。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具体分为五个方面:
1.
河长制平台管理系统

需求分析根据实地调研论证,通过对河长的基础信息收集、监测监控共享数据整合、视频点位加密、数据集中展现、项目管理、日常巡查、指导协调、公众受理、日常管理、监督考核、统计报表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维度的了解,对河长工作职责和日常管理需求进行了汇总。随着该系统在全省进一步铺开,他们会根据需要再增加新的模块以适应治水新需求。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具体分为五个方面:
1. 掌握河道基本情况
帮助市、县(区)、镇(街道)、村各级河长了解所辖河道基础信息,包括所辖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方案和进展,“一河一档”、“一河一策”治河策略、重点监控企业按照直排和污水处理厂分类分布、污水处理厂分布情况、水质现状简报、河长指示牌分布、采砂等情况。此外,通过该系统还能自动生成日报、月报、考勤报表、各类监测报表等,并定期进行通报,确保河道管理的电子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及时掌握所辖河道事件处理和年度工作目标进展、重点项目年度进展、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交接断面水质等各种统计分析报表。
2. 指导监督综合治理
根据年度治理目标,将各级治水牵头部门研究确定的各河道年度治理任务录入系统,并通过建立河道档案和治河策略,形成“一河一档”、“一河一策”。非工程措施在河湖岸边显著位置竖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湖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各级河长可以通过浏览系统中的年度治理任务对所辖河道的治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组织开展日常巡查,同时上级河长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网上监督,加强对下级的指导。
PC端:智慧平台实时管理
模拟以省级河长的账号登录,“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级河长提供的工作台、综合展现、专题展现、业务管理、日常管理等功能一一呈现。
点击“综合展现”,出来一张由省测绘院助力绘制的电子地图,由此可看到全省所有河道总览情况,包括河道的基本信息、河长信息、一河一档、一河一策、交接断面、视频监控、污染源、公示牌等各种链接部件。公众版公众版手机应用软件提供事件上报、信息获取、互动参与、公众监督等功能。点击“交接断面”的按钮,各地从Ⅰ类到劣V类的河道水质以不同的颜色标注,一目了然。点击“污染源”“视频监控”按钮可以实时监控河流周边有无企业偷排污水、废水,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通过平台直接拨打企业主电1话进行核查。此外,在省级河长的账号平台上,还可以“河长关系树”的形式,了解下辖的市、县、镇河道的基本情况及河长相关信息,并在页面上发起呼叫,直接与下辖河长进行通话。
该平台有效解决了以往在河长治水过程中发现的五大难题:一是没有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对乡镇、街道落实河长制工作无法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管理、监督、考核;公众端:找河长,点点手机就可以目前PC端和移动端的版“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在全省5市31县推广,而公众版的“人人护水”APP也将于明年元旦后上线。二是上级无法实时了解网格工作人员对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如工作日志填报、河道巡查等);三是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处理并上报河道巡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工作效率低;四是无法系统性地将河道档案和治河策略通过信息化手段体现;五是无法实时查看重点河段和敏感区域的视频监控、水污染源等“信息孤岛”,无法统一整合到同一平台,不能有效地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该系统受各地河长欢迎的就是GPS巡河功能、电子河长日志多级审阅以及多方通信、短信1群1发功能。随着该系统在全省进一步铺开,他们会根据需要再增加新的模块以适应治水新需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