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速凝剂发展史
液体速凝剂的探索较早的为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美国研制出的速凝剂含碱量很高,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强碱性速凝剂逐渐被取代,低碱速凝剂兴起。到了本世纪初期,无碱速凝剂的研究开始成为主流,Burge等学者采用铝盐、配位剂和抗腐蚀剂等合成了一种无碱液体速凝剂,当其配比为十醇类物质0.5%、EDTA0.1%、四水和硫酸铝44%、二羟基甲酸铝18%、水37.4%
无碱混凝土速凝剂

液体速凝剂发展史
液体
速凝剂的探索较早的为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美国研制出的速凝剂含碱量很高,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强碱性速凝剂逐渐被取代,低碱速凝剂兴起。到了本世纪初期,无碱速凝剂的研究开始成为主流,Burge等学者采用铝盐、配位剂和抗腐蚀剂等合成了一种无碱液体速凝剂,当其配比为十醇类物质0.5%、EDTA0.1%、四水和硫酸铝44%、二羟基甲酸铝18%、水37.4%且速凝剂掺量为水泥的6%时,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分别为17min和53min,1d、28d抗压强度分别为19MPa和48MPa。可以看出,该速凝剂虽然摆脱了“碱”的束缚,抗压强度表现较好,但是其较慢的凝结时间,不适用于湿喷现场。
速凝剂掺入混凝土后,能使混凝土在5min内初凝,10min内终凝。1h就可产生强度,ld强度提高2~3倍,但后期强度会下降,28d强度约为不掺时的80%~90%。温度升高,提高速凝效果。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则降低速凝效果,故掺用速凝剂的混凝土水灰比一般为O4左右。掺加速凝剂后,混凝土的干缩率有增加趋势,弹性模量、抗剪强度、粘结力等有所降低。
速凝剂是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速凝剂的主要种类有无机盐类和有机物类。我国常用的速凝剂是无机盐类。无机盐类速凝剂按其主要成分大致可分为三类:以铝酸钠为主要成分的速凝剂;以铝酸钙、氟铝酸钙等为主要成分的速凝剂;以硅酸盐(NaSiO2)为主要成分的速凝剂。主要型号有红星1型、711型、782型、8604型、WJ—l、J85型等等。
速凝剂是混凝土调凝剂的一种,调凝剂是调节水泥凝结时间的外加剂。这类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强度发展影响显著,其中有些调凝剂能促使混凝土的凝结,称为速凝剂;有些能显著促进混凝土的强度发展称为早强剂;还有些能明显延缓混凝土的凝结,则成为缓凝剂。它们对混凝土凝结作用的差异,为各类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提供了保证。
如成分为可溶性树脂的聚、聚、羟基胺等制成的低碱有机类速凝剂,这些速凝剂凝结快、强度高。
还有液态速凝剂,它是对粉状速凝剂的改良。与粉状速凝剂相比,液态速凝剂更容易均匀地分散于混凝土拌合物中,从而可避免硬化混凝土质量波动。
速凝剂可使水泥在数分钟内凝结,其作用机理复杂,主要是由于速凝剂各组分之间以及这些组分与水泥中的石膏、矿物成分之间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所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