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联剂用作增黏剂时,主要是通过与聚合物生成化学键、氢键;润湿及表面能效应;改善聚合物结晶性、酸碱反应以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 生成等而实现的。增黏主要围绕3种体系:即(1)无机材料对有机材料;(2)无机材料对无机材料;(3)有机材料对有机材料。经改性后的填料、阻燃剂、颜料,可适用于塑料、橡胶、涂料、油墨、层压制品和黏结剂等复合制品。对于种 黏接,通常要求将无机材料黏接到聚合
新型硅烷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用作增黏剂时,主要是通过与聚合物生成化学键、氢键;润湿及表面能效应;改善聚合物结晶性、酸碱反应以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 生成等而实现的。增黏主要围绕3种体系:即(1)无机材料对有机材料;(2)无机材料对无机材料;(3)有机材料对有机材料。经改性后的填料、阻燃剂、颜料,可适用于塑料、橡胶、涂料、油墨、层压制品和黏结剂等复合制品。对于种 黏接,通常要求将无机材料黏接到聚合物上,故需优先考虑硅烷偶联剂中Y与聚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反应活性;后两种属于同类型材料间的黏接,故硅烷偶联剂自身的反亲水型聚合物以及无机材料要求增黏时所选用的硅烷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在纳米级材料及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用硅酸钠制备纳米SiO2乳液与天然胶乳制备出SiO2/NR复合材料在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纳米SiO2 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力学性能较好。玻璃纤维极大地增加复合材料的物理强度,甚至达到与金属匹敌的效果。除了无机复合材料,在纳米氧化锌制备中也加入了硅烷偶联剂,采用的硅烷偶联剂有KH550、KH 560、KH 570对纳米ZnO进行了改性,研究表明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效果较好,改性后纳米ZnO 粉体表面包覆了KH 570,晶型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分散性变好。






硅烷偶联剂的使用方法
新型硅烷偶联剂使用的方法
新型硅烷偶联剂目前主要有直接混合法和预处理法。
直接混合法是将硅烷偶联剂、无机填充料、橡胶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 然后再加入其他助剂, 以免阻碍偶联剂聚合的作用, 该法优点是可调节用量, 但是分散效果不是很理想。
预处理法是先将硅烷偶联剂对无机填料进行表面处理, 然后再加入橡胶中, 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干式处理法和湿式处理法。
干式处理是在高速搅拌机中首先加入无机填料, 进行搅拌, 同时将预先配制好的偶联剂溶液慢慢加入, 并均匀分散在填料表面进行处理;
湿式处理则是在填料的制作过程中, 用偶联剂处理液进行浸渍或将偶联剂添加到填料的浆液中, 然后进行干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