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一种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属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是采用投加聚季铵盐来强化厌氧微生物自身固定化以形成颗粒污泥的技术。甲1烷八叠球菌细胞内有气泡,比重轻、粒径小,容易悬浮而随出水流失。投加聚季铵盐不仅是保留甲1烷八叠球菌、加快甲1烷八叠球菌积累的有效技术措施,而且对于提高生物颗粒的产甲1烷活性、缩短颗粒化进程也发挥
厌氧颗粒污泥报价
厌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一种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属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是采用投加聚季铵盐来强化厌氧微生物自身固定化以形成颗粒污泥的技术。甲1烷八叠球菌细胞内有气泡,比重轻、粒径小,容易悬浮而随出水流失。投加聚季铵盐不仅是保留甲1烷八叠球菌、加快甲1烷八叠球菌积累的有效技术措施,而且对于提高生物颗粒的产甲1烷活性、缩短颗粒化进程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将厌氧反应器的启动时间缩短1~3个月。聚季铵盐是难厌氧生物降解的絮凝剂,在启动结束后能被微生物逐渐吸收,所形成的颗粒污泥中活性成分高。由于聚季铵盐带有正电荷,抗生物分解能力强,能够与带电负荷的细菌细胞通过静电吸引和吸附架桥的作用创造大量的生物聚集体,强化了生物絮体的强度。形成的污泥颗粒密实度高,沉降性能良好。
厌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采用高度与直径比为20:1的厌氧反应器,该厌氧反应器内存在厌氧颗粒污泥(因有机负荷中1毒该厌氧污泥呈现絮状、处理效率低下等特性)。向厌氧反应器内加入80g目数为200目的活性炭,密闭循环2h,再向其中加入阳离子聚丙1烯酰,以反应器内溶液的总体积计每升溶液加入0. Img阳离子聚丙1烯酰胺,通过水力循环搅勻,水力停留时间为30h,期间每6小时水力循环5min。此时,控制反应器内的PH值为6 7,温度为34 36°C,回流比为1 :1,升流速度为3. 5m/H。再向其中加入COD值约为1500mg/L的红薯酒精废水,待厌氧反应器运行3d后, COD的去除率为87%。
颗粒污泥有哪些基本特点?
1 外观,好氧颗粒污泥颜色一般是为橙黄色,具有相对规则的圆形或者椭圆形外观,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有者光滑的表面 ,边界清晰。多数颗粒污泥的直径一般在0.5~1.5 mm之间,颗粒污泥的形状系数一般稳定在0.45,纵横比为0.79。在放大镜下即可观察到颗。
2 大小 、密度 、沉降性能和强度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颗粒污泥区别很大。在厌氧一好氧交替的工艺中,粒径在 0.5mm 以上的颗粒占全部污泥微粒的20% ,而在循环间歇反应器中 ,颗粒直径多在1.9~4.6mm之间 ,在稳定状态下形成的颗粒光滑、致密,颗粒直径为4.6 mm。好氧颗粒污泥具有相对较大的密度。在多数情况下,SBR中形成的颗粒污泥的相对密度为1.0068 ~1.00729 g/cm ,稳定操作条件下的污泥浓度维持在3.2~6.88 g/L 。而在SBAR反应器中,污泥相对密度稳定在1.008 g/cm 71。有研究认为,大多数情况下颗粒污泥的密度随直径的增大而降低。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