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矿yuan油的连续开发,目前的综合含水已经在92%以上,根据 Ostwald乳化液转相理论,含水率74%是乳化液内相的zui大可能值,超过74%将导致乳状液转相。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某污水站沉降罐老化油处理工艺采用密闭加热—沉降脱水工艺,即加入老化油处理剂的老化油来液进新建脱水炉升温至80℃后,自压进入新建游离水脱除器进行沉降脱水,沉降时间12—20h,脱水后的
污染油处理方案

随着我矿yuan油的连续开发,目前的综合含水已经在92%以上,根据 Ostwald乳化液转相理论,含水率74%是乳化液内相的zui大可能值,超过74%将导致乳状液转相。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某污水站沉降罐老化油处理工艺采用密闭加热—沉降脱水工艺,即加入老化油处理剂的老化油来液进新建脱水炉升温至80℃后,自压进入新建游离水脱除器进行沉降脱水,沉降时间12—20h,脱水后的净化油经化验合格后进脱水器油出口汇管外输。根据这一理论,含水率小于26%时,只可能形成W/O型,乳状液含水率在26~74%范用内,即可能形成W/O型、也可形成O/W型乳化液。
所以,从采油队混输进站的yuan油是O/W型乳化液,加入破乳剂后进入三相分离器进行三相分离,分离后的yuan油含水下降至109%6左右,这时的乳化液是W/O型.
油田上yuan油集输、污水处理过程中由于yuan油中所含的天然乳化剂及yuan油输送过程中机械运动、管道及容器中停留时间等原因造成老化油的形成,这种老化油进入处理系统会导致脱水器的瘫痪,回注入地层又会形成“乳化塞段”,堵塞油层孔隙通道,因此老化油的处理一直是集输系统的难题。多种含油污水源使污水的类型和性质变得非常复杂,其处理一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联合站目前实行的“四单一混”热化学处理工艺,在保证脱水站平稳运行上起到很好的作用,但由于工艺、设备原因导致的外掺量小、污水站来水含油zeng高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为此,分析其原因,采取针对措施,对站内老化油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可减少污油池的污油对外输污水的影响。
站内工艺及设施优化
(1)收油泵工艺流程优化。如果将含油污水用作灌溉用水灌溉土壤,则油会沉积在作物表面,土壤不能与外界空气有效交换,土壤代谢会减慢,这将影响正常生长。收油管线的振动问题主要原因是收油泵的进出口管线不匹配,进口管线φ114,出口管线φ48,憋压严重,造成机泵振动过大,管线振裂原因分析是由于收油泵出口管线过长,直角弯过多,流体在管道中变向过频,管道所受应力大,薄弱部位就会出现穿孔,针对这种情况将收油泵出口管线进行了优化。通过收油流程优化,机泵振动大问题得到解决。
(2)收油设备优化。原收油泵采用2台泵,1台转子泵排量为30m3/h,另1台螺杆泵排量为10m3/h,在运行过程中转子泵故障频繁,无法启运,螺杆泵排量过小,影响老化油回收,因此将转子泵优化为单螺杆泵,排量为30m3/h。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