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手段
控制氨逃逸率
为减少脱硝装置运行时对锅炉的影响,控制硫酸氢氨的生成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成硫酸氢氨的反应速率主要与温度、烟气中氨气、SO3及水含量有关。对于实际运行的火电机组,锅炉烟气中SO3及水的含量无法控制。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氨的逃逸率。
严格控制氨的喷入量
防止氨气过量而造成氨逃逸超标,正常情况下
臭氧氧化低温脱硝厂家

控制手段
控制氨逃逸率
为减少脱硝装置运行时对锅炉的影响,控制硫酸氢氨的生成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成硫酸氢氨的反应速率主要与温度、烟气中氨气、SO3及水含量有关。对于实际运行的火电机组,锅炉烟气中SO3及水的含量无法控制。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氨的逃逸率。
严格控制氨的喷入量
防止氨气过量而造成氨逃逸超标,正常情况下应控制氨逃逸率不超过3ppm。据统计,目前绝大部门火电厂SCR脱硝系统氨逃逸率表计显示不准,基本上没有正常投入,因此,对氨逃逸率的控制造成很大的难度。
烟气低温脱硝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金属冶炼、化工工程等企业生产中会由于燃煤燃料或相应反应而产生烟气;这些烟气中含有NOx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已经形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根源。化石原料燃烧后尾气排放中的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光合作用,形成PM2.5的主要来源,PM2.5是氮氧化物形成的首要污染物。目前普遍采用的脱硝方法是固体(SCR)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高温SNCR炉内喷氨法。上述两大类脱硝技术中所使用的还原剂都为氨或者尿素,但使用尿素及氨这一类原料作为还原剂会导致燃煤系统后部工段的氨逃逸上升增加环境污染;而且,使用氨作为还原剂,多余的氨会与燃气中的硫的氧化物反应生产硫酸铵,形成的硫酸铵会堵塞烟气换热器影响燃煤锅炉正常运行,而且长周期运行不能达到环保要求的超洁净排放标准。依据现阶段SCR工艺要求烟气温度在320~410℃,烟气温度过高时催化剂会加速老化,而温度300℃时,则会产生副反应。对烟气温度的苛刻要求制约了SCR工艺在其他行业的应用,特别是污染大户钢铁烧结球团烟气脱硝及各种工业窑炉,由于烟气温度较低,一般只有120~200℃,如采用SCR工艺需将烟气加热至280℃以上,增加能耗、运行成本增加。目前各国都在研究低温脱硝催化剂,但是进展不大,尚无低温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因此,如何除去烟气中的NOx等污染物,仍然是当前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烟气脱硫和脱硝的几点联系和差异
脱硫中浓度与燃煤硫份直接相关
这决定了我们用几台循环泵,液气比多大;脱硝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锅炉型式和燃烧水平,入口氮氧化物的浓度决定催化剂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液氨的消耗量。
脱硫Ca/S比与脱硝mol比的不同
脱硝效率70%,mol比大约0.703;效率80% mol则为0.805,与效率直接相关。脱硫则不然,不论效率95%还是80%,理想的Ca/S比一般为1.02--1.05。脱硫和脱硝的差别关键在于定义不一样。脱硫的Ca/S比概念是基于脱除的,而脱硝的mol比是基于入口氮氧化物浓度(不是脱除的氮氧化物)。如果两者都基于脱出的(氮氧化物),则比例基本上都是略大于1。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