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硫脲盐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反应中间体,而且常用做贵重金属的浸出剂。硫脲和双氧水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强还原性的漂白剂,在印染工业有着广泛用途。而生产排放的废渣可作为农业生产的肥料,其中的氮是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而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土壤,如每亩麦地施300kg滤泥,可使小麦增产100kg以上。硫脲氧化过程中产生复杂的非线性现象,如,多稳态、振荡、混沌、时空图案、
硫脲适用范围
双硫脲盐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反应中间体,而且常用做贵重金属的浸出剂。硫脲和双氧水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强还原性的漂白剂,在印染工业有着广泛用途。而生产排放的废渣可作为农业生产的肥料,其中的氮是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而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土壤,如每亩麦地施300kg滤泥,可使小麦增产100kg以上。硫脲氧化过程中产生复杂的非线性现象,如,多稳态、振荡、混沌、时空图案、双节律和温度补偿等现象,这些丰富现象可与BZ反应相比美。近,电化学氧化硫脲的倍周期等复杂振荡现象也见报道。硫化合物,尤其是硫脲氧化的非线性动力学及时空斑图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硫脲提金物料的预处理
焙烧作业条件
焙烧效果的好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关键的因素是焙烧温度和时间。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原料氧化程度不够,就不能提高金的浸出回收率和降低药耗;反之,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生成的氧化物又会相互结合成Cu、Pb等的铁酸盐、硅酸盐、磁铁矿等致密不溶(或难溶)氧化物,使自然金包裹其中,也会降低金的浸出率。当煮沸硫脲液时,硫脲便水解而生或S2-、S0、HSO4-和SO42-等而失效。故对各矿山的原料,应根据设备类型和操作方法,通过试验选择焙烧作业条件。
此外,焙烧设备和进料方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实验室焙烧多采用马弗炉,工业生产多采用单层(或多层)焙烧炉,硫酸盐焙烧则多用间接加热回转窑。由于精矿含水多,常需增加烘干等辅助作业,增加能耗和成本。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应在或等于25℃的条件下进行。特别是泥质氧化矿,矿料粘度大,脱水难,滤饼含水高达20%以上,常使焙砂出现结块、夹心,影响浸出效果。为改善焙烧效果,提高焙砂质量,加拿大大黄刀金矿等早已成功地应用含固体70%左右的矿浆,进行浆式进料流态化焙烧。现今,此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津巴布韦等国的许多工厂,我国中原冶炼厂也于1990年正式投产。
为了降低硫脲用量而不影响浸出率,如前所述Schulze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发明了一种硫脲浸金新流程。据报导,该流程可解决硫脲消耗量高和金银回收率不稳定的问题。现今供硫脲法提金的原料大多使用含金高的金精矿或焙砂,作业技术几乎与用压缩空气进行搅拌浸出的qing化法一样,只是需要采用耐酸设备。其特点是在浸出矿浆中通入SO2,并用硫脲洗涤浸渣。硫脲作为一种易被氧化的有机物,就给料而言,在浸出矿浆中通入SO2可解决药剂不易破坏和钝化问题,根据实验计算,1000kg干料和100kg湿料(含金35g),加H2SO4 5kg,SO2 0.5kg,H2O2(30%) 0.75kg,硫脲1.5kg的条件下,金的提取率可达98%,经三段碳吸附,金的回收率为97.9%,金的总回收率在95%以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