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的本体界定在下述范围内:
□ 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或装置焊接连接的环向焊接接头的焊接坡口、螺纹连接的螺纹接头、法兰连接的法兰密封面、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密封面;
□ 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
□ 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本体连接的连接焊缝。
2)压力容器本体中的主要受压元件:包括壳体、封头(端盖)、膨胀节、设备法兰,球
压力容器报价
压力容器的本体界定在下述范围内:
□ 压力容器与外部管道或装置焊接连接的环向焊接接头的焊接坡口、螺纹连接的螺纹接头、法兰连接的法兰密封面、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密封面;
□ 压力容器开孔部分的承压盖及其紧固件;
□ 非受压元件与压力容器本体连接的连接焊缝。
2)压力容器本体中的主要受压元件:包括壳体、封头(端盖)、膨胀节、设备法兰,球罐的球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管,M36以上(含M36)的设备主螺柱以及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250mm的接管和管法兰。
3)安全附件包括直接连接在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安全联锁装置、压力表、液位计、测温仪表等安全附件。
常见压力容器操作要点
1、换热容器的操作要点
(1)熟悉、掌握(冷)热载体的性质,这对安全操作换热容器十分重要。目前常见的热载体主要有热水、蒸汽、碳氢化合物、熔盐、熔融金属、烟道气等。
(2)热交换器内流体介质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流速。流速高提议提高传热系数,还可以减少结垢和防止造成局部过热或影响传热。
(3)防止结疤、结炭。由于一些热载体或介质易结疤、结炭,不仅影响热传效果,物料炭化还会引起钢板软化破裂造成事故。所以,除正确选用热载体外,还要严格控制温度,尽量减少结疤、结炭:对易结疤、结炭的换热容器要定期清理。
(4)定期排放不凝性气体、油污等,以免影响换热效果或造成堵塞。
(5)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工艺操作指标。
2、反映容器操作要点
1)熟悉并掌握容器内介质的特性、反应过程的基本原理及工艺特点。这是确保反应容器安全操作的基础。
2)运行中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工艺参数主要指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流速、物料配比等。
(1)严格控制温度:物料反应一般需适当的温度超温可能造成系统容器超压而造成事故的发生;温度下降可能造成反应速度减慢或停滞,当温度恢复正常时,因未反应的物料过多,会发生剧烈反应;也可因温度下降使物料冻结,造成管路堵塞,湖管路破裂,容器内为易燃介质时则会因泄漏导致火灾事故。压力容器焊接变形与控制对策金属焊接的环境通常温度较高,母材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产生形变现象,从而导致压力容器产生变形问题,影响到压力容器的正常使用。
控制反映温度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反应热。根据物料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及时的给反应系统中移去或加入一定的热量,保证反应稳定进行。
2)防止搅拌中断。通过对反映物料的搅拌可以加速热量传递过程,中断搅拌或搅拌不良可能造成散热不良或局部反应剧烈而发生危险。遇有搅拌系统故障时应采取人工搅拌,对供电不正常,应采取双回路供电。
3)注意投料量、投料速度及投料

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当符合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压力表安装前应当进行校验,在刻度盘上应当划出指示工作压力的红线,注明下次校验日期。压力表校验后应当加铅封。
(一)装设位置应当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清洗,且应当避免受到辐射热、冻结或震动的不利影响。
(二)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当装设三通旋塞或针形阀;三通旋塞或针形阀上应当有开启标记和锁紧装置;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不得连接其他用途的任何配件或接管。
(三)用于水蒸气介质的压力表,在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当装有存水弯管。
(四)用于具有腐蚀性或高粘度介质的压力表,在压力表与压力容器之间应当装设能隔离介质的缓冲装置。
压力容器检验范围:进出口压力容器检验包括下列范围:压力容器设计的审查、压力容器运行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安装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返修质量的检验、压力容器运行质量的检验。总之,凡是能影响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项目,都是检验的范围。
压力容器检验项目和方法:进出口压力容器的检验,一般包括两大项内容。即设计资料审查和实体检验。根据检验需要,出口的可以派员驻厂检验监检,进口的派员出国进行监造或监检。
压力容器实体检验:采用直观检查、量具检查、无损探伤检测、理化性能检验、水压试验等方法,压力容器本体和主要零部件进行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查。因为压力容器的具体应用范围不同,对其功能、结构等要求也会有所差异,要限制选用焊接材料的要求,做好焊接材料的优化工作,从而为压力容器的质量提供保障。检验的主要项目有:受压元件材质、外观尺寸和成形质量、焊缝质量、组压质量、内部装置及安全附件是否有效、胀管质量、各受压元件相互的几何位置和耐压性能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