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颗粒污泥培养的方法
厌氧反应器的高度和直径的比为20:1。所述有机废水为红薯酒精废水。首先向装有呈絮状厌氧颗粒污泥的厌氧反应器中加入活性炭,关闭厌氧反应器进出水及电磁阀开关,密闭循环1-池。再向其中加入阳离子聚丙1烯酰胺,由于阳离子聚丙1烯酰胺的量较少,可以先对其进行稀释后再加入厌氧反应器中,再水力循环搅拌均勻。然后向其中加入COD值约为1300 1700mg
颗粒污泥生产厂家

一种厌氧颗粒污泥培养的方法
厌氧反应器的高度和直径的比为20:1。所述有机废水为红薯酒精废水。首先向装有呈絮状厌氧颗粒污泥的厌氧反应器中加入活性炭,关闭厌氧反应器进出水及电磁阀开关,密闭循环1-池。再向其中加入阳离子聚丙1烯酰胺,由于阳离子聚丙1烯酰胺的量较少,可以先对其进行稀释后再加入厌氧反应器中,再水力循环搅拌均勻。然后向其中加入COD值约为1300 1700mg/L的有机废水,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及PH值,逐渐提高污水的有机负荷,减少水力停留时间至10 20h,zui终使COD值稳定在约为13000 17000mg/L,当COD去除率稳定在80 95%时,说明恢复污泥的活性成功。厌氧反应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大量不同种类的菌1种。本发明向其中添加的生物絮凝剂,以芽胞杆1菌、酵母菌为主,其能够更好的促进活性厌氧污泥的培养,缩短培养周期。通常,生成新的活性厌氧污泥时,每次有机废水的COD值只能在之前的基础上提高20 30%,而本发明每次可以使有机废水的COD值在之前的基础上提高左右,从而能够显著缩短活性厌氧污泥的制备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有机废水通常为造纸、食品工业等排放的废水,本发明优选红薯酒精废水,是酒精企业以红薯为原材料排放的废水。通过实验对比证明,本发明优选的红薯酒精废水更加有利于厌氧污泥的培养。COD是指化学需氧量, 表示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被化学氧化剂氧化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折算成每升水样消耗氧的毫克数,用Mg/L表示。
厌氧颗粒污泥应该如何保存
厌氧处理过程中,水解产酸菌对pH值有较大的适应范围,而产甲1烷菌则对pH值的变化敏感,其zui适pH值范围是6.8-7.2.如果反应器内的pH值超过这个范围。则会导致产甲1烷菌受到抑制,并出现酸积累,进而使整个反应器酸化。因此,反应器内pH值范围应控制在产甲1烷菌zui适的范围内。由于不同性质的废水有不同的pH值,为了保证反应器内pH值的稳定,防止酸积累而产生的对产甲1烷菌的抑制,可采用向废水中添加化学药品如NaHCO3、Na2CO3、Ca(OH)2等物质。
营养元素与微量元素,在当废水中N、P等营养元素不足的时候,不易于形成颗粒,对已经形成的颗粒污泥会发生细胞自溶,导致颗粒破碎,所以要适当加以补充。N源不足时,可添加氮肥、含氮量高的粪便、氨基酸渣以及剩余活性污泥等;P源不足时,可适当投加磷肥。铁、镍、钴和锰等微量元素是生产甲1烷辅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适量补充可增加所有种群单位质量微生物中活1细胞的浓度及它们的酶活性。
利用厌氧颗粒污泥处理氯代有毒有机物
用能进行还原脱氯的微生物富集 物接种,在小型试验装置内成功地培养出了具有还原脱氯功能的颗粒污泥。五氯ben酚能被这种颗粒污泥完全脱氯并进一步分解为甲1烷和二氧化碳。四氯1乙烯和其他氯 代乙烯能被颗粒污泥还原脱氯为乙烯。这种脱氯的颗粒污泥可用来处理含有五氯ben酚和氯1乙烯类的废水和地下水。
厌氧颗粒污泥粒径分布的分析测试方法简介
厌氧颗粒化污泥的形成是UASB等高效厌氧反应器启动成功的标志,研究污泥颗粒化常用的手段就是测定反应器内污泥颗粒的粒径分布,测量颗粒污泥粒径的方法有沉降法、湿式筛分析法、显微镜法、图像分析和激光粒度测定法等.而湿式筛分析法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