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93年。物品编码中心对几种常用的二维码PDF417、QRCCode、Data Matrix、Maxi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的技术规范进行了翻译和跟踪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对二维码这一新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物品编码中心在原国i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二
管理软件
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93年。物品编码中心对几种常用的二维码PDF417、QRCCode、Data Matrix、Maxi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的技术规范进行了翻译和跟踪研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对二维码这一新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物品编码中心在原国i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在消化国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两个二维码的:二维码网格矩阵码(SJ/T 11349-2006)和二维码紧密矩阵码(SJ/T 11350-2006),从而大大促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二维码的研发。
2016年8月3日,支付清i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i》(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维码支付以后首i次官i方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
二维码优点
1.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
2.编码范围广。
3.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
4.译码可靠性高。
5.可引入加密措施。
6.成本低,易制作,持久。
二维码缺点
据《2012年上半年手机安全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查杀到手机恶意软件17676款,而其中二维码技术成为手机病毒、钓鱼网站传播的新渠道。
据警i方介绍,扫描二维码有时候会刷出一条链接,提示下i载软件,而有的软件可能藏有病毒。其中一部分病毒下i载安装后会对手机、平板电脑造成影响;还有部分病毒则是犯i罪分子伪装成应用的吸i费木马,一旦下i载就会导致手机自动发送信息并扣取大量话费。对此,资i深手机软件洪志刚认为,利用二维码骗取手机话费是完全可行的,“理论上讲,二维码本身不会携带病毒,但很多病毒软件可以利用二维码下i载。然而,很多手机都使用开放式的手机平台,如果下i载了这样的病毒软件,就会‘霸占’手机的短i信发送接口,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发送短信。这类短信往往都要扣除1元甚至10元的话费,手机话费就在用户懵懵懂懂之际流失,进了坏人的腰包。”
有相关提醒群众提高i防范意识,扫描前先判断二维码发布来源是否权i威可信,一般来说,正规的报纸、杂志,以及商场的海报上提供的二维码是安全的,但在网站上发布的不知来源的二维码需要引起警惕。应该选用的加入了监测功能的扫码工具,扫到可i疑网址时,会有安全提醒。如果通过二维码来安装软件,安装好以后,i好先用杀毒软件扫描一遍再打开。
根据供应链复杂程度不同可以分为直接型供应链、扩展型供应链和终端型供应链。直接型供应链是在产品、服务、资金和信息在往上游和下游的流动过程中,由公司、此公司的供应商和此公司的客户组成。扩展型供应链把直接供应商和直接客户的客户包含在内,左右这些成员均参与产品、服务、资金和信息往上游和下游的流动过程、终端型供应链包括参与产品、服务、资金、信息从终端供应商到终端消费者的所有往上游和下游的流动过程中的所有组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