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法
①经常检测水体pH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 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②对新水hao等水质稳定后再放泥鳅种。
③水体过肥时使用绿生元复合生物净水剂,可保持池塘水质清洁,稳定浮游植物生长,持续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水产养殖产量。
④当pH—直很高,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可考虑用绿生元EM菌营养肥水素,其碱性较低,可有效改善不良水质,稳定水色
泥鳅苗养殖

防治方法
①经常检测水体pH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 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②对新水hao等水质稳定后再放泥鳅种。
③水体过肥时使用绿生元复合生物净水剂,可保持池塘水质清洁,稳定浮游植物生长,持续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水产养殖产量。
④当pH—直很高,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可考虑用绿生元EM菌营养肥水素,其碱性较低,可有效改善不良水质,稳定水色和pH值,利于水质持久稳定。hao不要使用具有强酸物质特性的水溶性物质,因其会对水体中的动植物产生不必要的危害。
在网箱内取苗时,上风头的泥鳅苗一般体质较强,个体较大,下风头的鳅苗体质较差,个体较小,这样就可将个体大小不同、体质强弱有别的泥鳅苗基本分开,以免在饲养过程中个体大、体质强的泥鳅苗排挤个体小、体质弱的泥鳅苗,而逐渐形成大小分化。但在操作过程中要严防网箱中缺氧,以免造成损失。.泥鳅苗下塘时要选择深水处,紧贴水面慢慢放苗。据试验,鳅苗从30厘米高处倒入水中,可损伤5%~10%;泥鳅苗在3cm左右(所谓的鱼苗“寸片”)器guan已经发育成熟,正在体现泥鳅进泥的习性,不管什么育苗池起苗尽量在泥鳅苗未体现进泥习性前收苗。距水面60厘米高时,鱼苗损伤率可达20%~30%。
用于苗种培育的池塘面积以30~100平方米水深以40~60cm为宜。池埂、池底夯实,池底平整,hao铺垫15~20cm的淤泥。进排水设拦鱼密网,池中投放占总面积1/4的浮萍。
放苗前按常规清塘消毒,注水50~60cm,每平方米施有机肥0.3~0.5kg,隔1~2天搅动池底一次,7~10天轮虫达高峰时投放鱼苗,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放养时水温差不超过2℃。
在培育过程中少量勤注新水,追施发酵的鸡粪汁,培养天然饵料生物。池中出现大型枝角类,用0.3g/立方米~0.5g/立方米敌百chong杀灭,若天然饵料不足,
可增投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饲料。当鱼苗长至2.5~3cm时即可分塘稀养或销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