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联剂在硅微粉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表面改性工艺的确定原则
根据所选用的硅烷偶联剂与硅微粉反应的机理进行确定:
一是首先要将硅微粉进行动态加热到100-110℃,此时以雾化法加入水解后的硅烷偶联剂或复合偶联剂。
二是在硅烷偶联剂与反应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反应时间,因不同的反应时间其改性的效果是不同的。这一加热反应过程是脱水、缩合与固化,以使硅烷偶联剂与硅微
硅烷偶联剂应用

硅烷偶联剂在硅微粉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表面改性工艺的确定原则
根据所选用的硅烷偶联剂与硅微粉反应的机理进行确定:
一是首先要将硅微粉进行动态加热到100-110℃,此时以雾化法加入水解后的硅烷偶联剂或复合偶联剂。
二是在硅烷偶联剂与反应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反应时间,因不同的反应时间其改性的效果是不同的。这一加热反应过程是脱水、缩合与固化,以使硅烷偶联剂与硅微粉形成稳定和牢固的共价键结合。
三是经偶联剂改性的粉体,都会产生假结颗粒和缩合后产生的硬颗粒,给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进行有效分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纺织化学品(有机硅整理剂)
硅烷偶联剂可用于硅油、有机硅乳液的合成,为织物提供舒适度、柔软性、爽滑性能。使用联硅有机硅改性的硅油剂有机硅整理剂具有以下优点:
1、使织物具有一种柔和美观的感觉或“手感” 具有较低的泛黄性;
2、改善撕裂强度和耐久性;
3、根据配方设计,来增强防水性(疏水性)或改善吸水性(亲水性);
4、改善弹性恢复,抗褶皱性和抗磨损性;
5、降低缩水程度;
6、改善伸缩性。

硅烷偶联剂在新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硅烷偶联剂的应用面极广,可以处理有机材料,也可以处理无机材料,通过硅烷偶联剂的处理后材料的某些性能会得到显著提高。以下介绍几种硅烷偶联剂的在新材料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在光材料中的应用
西安交大重点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太阳电池铝浆性能的影响及分析,当硅烷偶联剂为2.5%时,有机载体的表面张力可从约30 mN/m 降低至25.69 mN/m,提高了吕粉颗粒之间以及铝膜与硅片之间的黏附作用,从而减少划痕和灰化,进而可使铝电极的接触电阻由0.60 Ω 降低至0.19 Ω。3、与醋酸乙希和丙希酸或甲机丙希酸单体共聚,这些聚合物广泛用于涂料、胶粘剂和密封剂中,提供优异的粘合力和耐久性。
有学者将目光对准了玻璃的发光性能,这种玻璃是硅烷偶联剂改性的芪3 掺杂铅-锡-氟磷酸盐的玻璃。将含有芪3的改性SnF2粉末掺入低熔点铅锡氟磷酸盐玻璃,获得了芪3掺杂的有机/无机杂化玻璃,这种玻璃有更好的投射性和均匀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