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消失模的技术特征编辑
由于无粘结剂的干砂在浇注过程中经常发生坍塌的现象,所以1967年德国的A.Wittemoser采用了所谓"磁型铸造"。1971年,日本的Nagano发明了V法(真空铸造法),受此启发,今天的消失模铸造在很多地方也采用抽真空的办法来固定型砂。因此,近20年来消失模铸造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缘由在于许多企业对消失模铸造工艺了解不深入,一
消失模厂家

铸造,消失模的技术特征编辑
由于无粘结剂的干砂在浇注过程中经常发生坍塌的现象,所以1967年德国的A.Wittemoser采用了所谓"磁型铸造"。1971年,日本的Nagano发明了V法(真空铸造法),受此启发,今天的消失模铸造在很多地方也采用抽真空的办法来固定型砂。因此,近20年来消失模铸造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缘由在于许多企业对消失模铸造工艺了解不深入,一开始看起来消失模铸造工艺很简单,没有充分估计到它的规律性和复杂性,仓促上马,结果在实际生产中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又没有心理准备,对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又匆匆下马。
铸造、消失模(所有的铸钢件)生产工艺编辑
设备用途
本套设备及工艺是集实型、真空铸造的优点为一体,适用于钢、铁、铝、铜等各种牌号,各种材质不同结构的大、中、小各类铸件,对结构复杂铸件的效果更佳。
1、结构形状不受铸造工艺限制,为产品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广泛的自由度,生产周期短,生产,不用混砂、下芯、起模、合箱、分型、易于一箱多铸、群铸,实现优化的设计,避免了因下芯、起模、合箱等因素引起的铸造缺陷和废品
2、铸造尺寸精度高,形状尺寸准确,内外质量好,具有精密铸件的特点,可部分取代熔模精密铸造,减少机械加工余量高可达60%,工艺出品率可达95%。
3、投资少、上马快、用人少、成本低、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工艺技术易于掌握。
铸造、消失模(所有的铸钢件)工艺流程
1.组合浇注,一箱多件,大大提高了铸件的工艺出品率和生产效率;
2.减少了加工裕量,降低了机加工成本;
3.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流水线生产,生产线弹性大,可在一条生产线上实现不同合金、不同形状、不同大小铸件的生产;
4.可以取消拔模斜度;
5.使用的金属模具寿命可达10万次以上,降低了模具的维护费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