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被提起,特别是地下水污染问题,地表水污染显而易见,地下水的污染却是触目惊心。根据《2015-2020年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1]指出,13亿人口中,有70%饮用地下水,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但是据介绍,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而另一组数据亦表明,地下水正面临严峻挑战。气浮:气浮法是在
软化水处理设备

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被提起,特别是地下水污染问题,地表水污染显而易见,地下水的污染却是触目惊心。根据《2015-2020年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1]指出,13亿人口中,有70%饮用地下水,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但是据介绍,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而另一组数据亦表明,地下水正面临严峻挑战。气浮:气浮法是在水中通入或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其附着在悬浮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它浮在水面,从而获得固液分离的方法。水污染情况不断加剧,使得污水处理和再生行业受到空前的关注,近两年各地区毛利率都保持在70%左右,甚至有的地区超过了,行业发展潜力非常大。根据前瞻网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污水处理及其再生行业企业个数达到了213个,资产总计844.13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11.43%,销售收入为236.64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16.16%,扩张速度较快。
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包括:①漂浮和悬浮的大小固体颗粒;②胶状和凝胶状扩散物;③纯溶液。
按水污的质性来分,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污染物主要有:⑴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⑵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4监测与管理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大大助力分散式系统的监测,使用远程控制设备,可以轻松实现运行维护,无需大量驻场人员。⑶大量使用化肥农田污水;⑷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⑸水土流失;⑹矿山污水。

污水处理技术之零排放技术
一、零排放的定义
所谓零排放,是指无限地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到零的活动。零排放,就其内容而言,一是要控制生产过程中不得已产生的能源和资源排放,将其减少到零;另一含义是将那些不得已排放出的能源、资源充分利用,终消灭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存在。
废水“零排放”是指工业废水经过重复使用后,将这部分含盐量和污染物高浓缩成废水全部(99%以上)回收再利用,无任何废液排出工厂。水中的盐类和污染物经过浓缩结晶以固体形式排出厂送垃圾处理厂填埋或将其回收作为有用的化工原料。
二、国内现有实现废水“零排放”的手段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RO(反渗透膜双膜法)和EDR技术他们的主要材料是纳米级的反渗透膜,而这种技术的作用对象是离子(重金属离子)和分子量在几百以上的有机物。其工作原理是在一定压力条件下,H2o可以通过RO渗透膜,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物,重金属离子,大分子有机物,胶体和病毒则无法通过渗透膜。从而可以将渗透的纯水与含有高浓度有害物质的废水分离开来。二、对于初次使用及调试的设备,当水位达到设备1/2高度时停止水泵进水,打开风机进水阀,开启风机,缓缓打开风机出风阀,向接触氧化池内曝气48小时后再启动进水提升水泵将污水加入至设备3/4处,再向池内曝气24小时。但是使用这种技术我们只能得到60%左右的纯水,而剩余的含高浓度有害物质的废水终避免不了排放到环境的结局,而这些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和无机物对我们的环境是极其有害的。
三、RCC技术
CC技术,能真正达到工业废水“零排放”,RCC的核心技术为“机械蒸汽再压缩循环蒸发技术”及“晶种法技术”、“混合盐结晶技术”。
生物膜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等。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的间歇砂滤池和接触滤池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处理技术。是由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
生物转盘:是由水槽和部分浸没于污水中的旋转盘体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3三级处理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如磷、氮及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病原体等。盘体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反复地接触槽中污水和空气中的氧,使污水获得净化。
生物接触氧化池:是从生物膜法派生出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法,即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填料,利用栖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