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构件安装质量控制
(1)钢结构安装前,应对构件的质量进行检查,构件的yong久变形和缺陷超出允许值时,应进行处理。
(2)钢柱安装要检查柱底板下的垫铁是否垫实、垫平,防止柱底板下地脚螺栓失稳。
(3)控制柱是否垂直和有无位移,安装工程中,在结构尚未形成稳定体系前,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4)当钢结构安装形成空间固定单元,并进行验收合格后
价格
4.构件安装质量控制
(1)钢结构安装前,应对构件的质量进行检查,构件的yong久变形和缺陷超出允许值时,应进行处理。
(2)钢柱安装要检查柱底板下的垫铁是否垫实、垫平,防止柱底板下地脚螺栓失稳。
(3)控制柱是否垂直和有无位移,安装工程中,在结构尚未形成稳定体系前,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4)当钢结构安装形成空间固定单元,并进行验收合格后,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将柱底板和基础顶面的空间用膨胀混凝土二次浇筑密实。
(5)检查钢结构主体结构的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
5.紧固件连接质量控制
(1)注意高强螺栓摩擦面的加工质量及安装前的保护,防止污染、锈蚀。并在安装前进行高强螺栓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检查高强螺栓出厂证明、批号,对不同批号的高强螺栓定期抽做轴力试验。
(2)高强螺栓安装要求自由穿入,不得敲打和扩孔。因此在钢结构制作时应准备一定的胎架模具以控制其变形,并在构件运输时采取切实可行的固定措施以保证其尺寸稳定性。
(3)钢结构安装过程中板叠接触面应平整,接触面必须大于75%,边缘缝隙不得大于0.8mm。对高强螺栓安装工艺、包括操作顺序、安装方法、紧固顺序、初拧、终拧进行严格控制检查,拧螺栓的扭力扳手应进行标定等。配线进入开关箱、柜、板按下表的规定长度,分别进入相应的工程量内。终拧完毕应逐个检查,对欠拧、超拧的应进行补拧或更换。
管道现场组对
(6)管道组对不得用任何方式强行组对。使用内对口器在焊完根焊后,再卸除对口器,可实现根焊道一次完成;使用外对口器,在焊口整个圆周上均匀分布6~7处定位焊,在卸下外对口器前定位焊的累计长度不得少于管周长的50%。组对尺寸依据焊接工艺评定。
(7)管道末端连头时,采用外对口器组对;坡口采用机械加工或气割,用气割应对坡口表面修磨,除去切割痕迹,切口面与管子中心线的垂直偏差应<1.5mm,
(8)等壁厚对接时,错边量应满足工艺评定规定尺寸;坡口采用机械加工或气割,用气割应对坡口表面修磨,除去切割痕迹,切口面与管子中心线的垂直偏差应<1。同径不等壁管子对接时,实施下列要求:接口错边量不超过薄壁厚的10%,且不得>1mm;壁厚差≤1mm,可直接对口焊接;壁厚差≤薄壁厚的30%,对厚壁管的管端加工,确保接口错边量不超过薄壁厚的10%。
(9)对接管的管材焊缝应错开100mm以上。
(10)管道弹性敷设曲率半径≥1000D。
3.4.4 阳极连接电缆和阳极钢芯采用铜焊或锡焊连接,双边焊缝长度≥50mm。
3.4.5 电缆与阳极钢芯焊接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以防接头损坏。
3.4.6 阳极电缆与管道通过加强板(材质与管材一致)上焊铜鼻子的方法连接,在焊加强板的管道表面上防腐层应剥除干净。
3.4.7 加强板与管道应采用四周角焊,焊缝长度≥100mm。电缆与管道加强板通过铜鼻子锡焊或铜焊连接。焊后,必须将连接处重新进行防腐绝缘处理,其材料和等级应和原有防腐层一致。
3.5 准备工作
3.5.1 管段焊缝经超声波探伤和X射线拍片均达到设计要求的数量和级别;
3.5.2 回拖管线 管道回拖前,在回拖管线前端焊接牵引头,焊接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并且必须满焊,焊接完后进行X射线照片探伤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管道的回拖。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