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联剂将无机物与聚合物两界面连结在一起,以获得1佳的润湿值与分散性。表面处理法需将硅烷偶联剂酸成稀溶液,以利与 被处理表面进行充分接触。硅烷偶联剂将无机物与聚合物两界面连结在一起,以获得1佳的润湿值与分散性。所用溶剂多为水、醇或水醇混合物,并以不含氟离子的水及价廉无1毒的乙醇、异丙1醇为宜。除氨烃基硅烷外,由其 他硅烷配制的溶液均需加入醋酸作水解催化剂,并
硅烷偶联剂kh560
硅烷偶联剂将无机物与聚合物两界面连结在一起,以获得1佳的润湿值与分散性。表面处理法需将硅烷偶联剂酸成稀溶液,以利与 被处理表面进行充分接触。硅烷偶联剂将无机物与聚合物两界面连结在一起,以获得1佳的润湿值与分散性。所用溶剂多为水、醇或水醇混合物,并以不含氟离子的水及价廉无1毒的乙醇、异丙1醇为宜。除氨烃基硅烷外,由其 他硅烷配制的溶液均需加入醋酸作水解催化剂,并将pH值调至3.5-5.5。烷1基及苯1基硅烷由于稳定性较差,不宜配成水溶液使用。氯硅烷及乙酰氧基硅烷水解过程中,将伴随严重的缩合反应,也不适于制成水溶液或水醇溶液使用。对于水溶性较差的硅烷偶联剂,可先加入0.1%-0.2% (质量分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而后再加水加工成水乳液使用。为了提高产品的水解稳定性的经济效益,硅烷偶联剂中还可掺入一定比 例的非碳官能硅烷。处理难黏材料时,可使用混合硅烷偶联剂或配合使用碳官能硅氧烷。

硅烷偶联剂应用研究
硅烷偶联剂在新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硅烷偶联剂的应用面极广,可以处理有机材料,也可以处理无机材料,通过硅烷偶联剂的处理后材料的某些性能会得到显著提高。以下介绍几种硅烷偶联剂的在新材料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在光材料中的应用
西安交大重点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太阳电池铝浆性能的影响及分析,当硅烷偶联剂为2.5%时,有机载体的表面张力可从约30 mN/m 降低至25.69 mN/m,提高了铝1粉颗粒之间以及铝膜与硅片之间的黏附作用,从而减少划痕和灰化,进而可使铝电极的接触电阻由0.60 Ω 降低至0.19 Ω。KH-602加入到呋1喃树脂中,可以延长树脂的储存期及稳定性。
有学者将目光对准了玻璃的发光性能,这种玻璃是硅烷偶联剂改性的芪3 掺杂铅-锡-氟磷酸盐的玻璃。将含有芪3的改性SnF2粉末掺入低熔点铅锡氟磷酸盐玻璃,获得了芪3掺杂的有机/无机杂化玻璃,这种玻璃有更好的投射性和均匀性。
在纳米级材料及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但是复合材料的固有缺点不能消除,通过利用硅烷偶联剂的加入可以制备性能更佳的复合材料。纳米材料中加入偶联剂后就像增强体一样,可以显著提高材料性能。
用硅酸钠制备纳米SiO2乳液,用氯化铵控制粒径大小,然后与天然胶乳共混共沉制备出SiO2/NR复合材料。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的纳米SiO2 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力学性能较好。除了无机复合材料,在纳米氧化锌制备中也加入了硅烷偶联剂,采用的硅烷偶联剂有KH550、KH 560、KH 570对纳米ZnO进行了改性,研究表明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效果较好,改性后纳米ZnO 粉体表面包覆了KH 570,晶型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但分散性变好。所有的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生产商都使用经处理产品,来达到良好的产品性能,偶联剂仍是首要选择。

除了制备纳米级的材料的研究,在复合材料中也有应用,如偶联剂在复合水泥砂浆中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0.5%-1%硅烷偶联剂的水溶液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多种复合水泥砂浆的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且能提高普通水泥砂浆和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的稠度,但会使其分层度略有增大。又如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废环氧模塑料粉(废EMC粉)进行表面改性并制备了相应的改性废EMC粉/PVC复合材料,提高了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而且也大大改善了废EMC 粉和PVC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填料表面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后,使涂料的的粘度大幅度降低,即使增大颜料或填料添加量也不会影响涂料的流动,起到增加涂料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
硅烷偶联剂硅Si-69
硅烷偶联剂是一种低分子有机硅化合物,硅烷偶联剂Si-69化学名为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 四硫化物。硅烷偶联剂kh560常用于处理炭黑,SiO2 等无机填料,不仅具有活化剂,硅烷偶联剂kh560还具有交联剂、软化剂和补强剂的作用,在橡胶工业中作为补强剂和硫化剂。
国内外对应牌号
Si-69(德国迪高沙公司)
Y- 6194(美国联碳公司)
化学名称
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 四硫化物
分子式
(H5C2O)3Si(CH2)3·S4·(CH2)3·Si(OC2H5)3
物化性质及指标
本品为略带乙醇气味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溶于乙醇、酮类、苯、二甲酰胺、二甲亚砜、氯化烃,不溶于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