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院长队伍的变化
调查发现了两点,一是拥有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院长,合计达 70.2%,这说明养老院院长的 总体文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说明养老院院长这支 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是不错的,是发展我国机构养老 可以依赖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养老院院长的年龄结 构,虽然近 70%的院长年龄在 36~55 岁,但出现了“两极化”现象,其中一极是好的迹象,25岁以下年龄 组尽
附近老年公寓
养老院院长队伍的变化
调查发现了两点,一是拥有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院长,合计达 70.2%,这说明养老院院长的 总体文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说明养老院院长这支 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是不错的,是发展我国机构养老 可以依赖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养老院院长的年龄结 构,虽然近 70%的院长年龄在 36~55 岁,但出现了“两极化”现象,其中一极是好的迹象,25岁以下年龄 组尽管人数不多,但说明文化程度高、具有一定 背景的年轻人开始涉足养老服务领域,并担负起养老 院院长的重担。另一极则是令人忧虑的现象,61 岁及 以上年龄组的院长所占比重达到3%,这种情况主要出 现在个别民办养老院。实际上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发现 个别养老院院长已经七十多岁。因而,养老机构、政 府和有关部门都要有意识地加强养老机构经营管理者 的培养、培训和人才储备工作。
养老机构介绍
养老机构是社会养老专有名词,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服务的机构。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附属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院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通过为入住老人提供住养服务,进行健康管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以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增进健康、延缓衰老的目的。 服务对象 养老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但某些养老机构(如农村敬老院)也接收辖区内的孤残儿童或残疾人。 服务特点 公益即“公众利益”之意。公益事业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公共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生活服务的部门、企业及其设施。公益性企业是指直接涉及社会公共利益领域服务的企业。我国绝大多数养老机构是以帮扶、救助城市“三无”、日常生活疏于照料,以及农村“五保”老人为主,且多不以赢利为主要目的,所以其公益性特征尤为明显。 与其他服务不同的是,养老服务是一种全人、全员、全程服务。所谓“全人”服务是指养老机构不仅要满足老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照料需求,还要满足老人医护保健、疾病预防、护理与康复以及精神文化、心理与社会等需求;要满足入住老人上述需求,需要养老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这就是所谓的“全员”服务;绝大多数入住老人是把养老机构作为其人生蕞后的归宿,从老人入住那天开始,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就要做好陪伴着老人走完人生蕞后里程的准备,这就是所谓的“全程”服务。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平均年龄多在75岁以上。增龄衰老,自然使老人成为意外事件、伤害、疾病突发去世的高危人群。此外,养老服务业又是一个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市场竞争激烈的高风险行业。如果没有市场意识、经营意识,没有严格的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必然增加养老机构投资与经营风险。
养老院未来趋势
长期来看,由于服务机构落后、老人家庭观念强和未富先老等特点,不能照搬发达养老地产的发展模式。市场将趋于细分化,对于不同需求,如活跃老人、低度照顾老人和高度护理老人,有不同的关注点,产生对硬件和软件服务不同的设计。
据多地发布的“9073”养老规划,格局将会是机构养老的3%保持不变,而社区养老的比例将从现在的 1%上升到 7%。再加上增量的老年人口,社区养老将会有大量的市场空间。这或许是除了子女照料,和送养老院外,更适合人的一个选择。
环境再也不是二十年前,很多家庭在工作之外能够腾出精力来,全心全意照顾父母。社会飞速发展到现代,生活节奏提升,压力也随之而来,很多人面对工作和生活都已经十分吃力,照顾父母就显得有心无力,如果硬撑,只会让父母晚年生活的舒适度大打折扣。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