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的两大补救
2、高效的陪伴 重建孩子的安全感就需要有足够的陪伴,但不是所有的陪伴都有意义。比如说,孩子在一边玩玩具,而你在一边玩你的手机,这不是陪伴,这只是你们俩刚好坐在同一间屋子里罢了。
不知有没有看过一个新闻:妈妈和孩子去泳池游泳,结果妈妈只顾看手机,后孩子溺死了都不知道......
孩子不仅要陪伴,还要高效的陪伴。
关于孩子的家庭教育

安全感的两大补救
2、高效的陪伴 重建孩子的安全感就需要有足够的陪伴,但不是所有的陪伴都有意义。比如说,孩子在一边玩玩具,而你在一边玩你的手机,这不是陪伴,这只是你们俩刚好坐在同一间屋子里罢了。
不知有没有看过一个新闻:妈妈和孩子去泳池游泳,结果妈妈只顾看手机,后孩子溺死了都不知道......
孩子不仅要陪伴,还要高效的陪伴。有一句简单又深刻的话:真正的陪伴,是互相看见对方。这里的看见不是指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去看,也就是说,真正的陪伴,是用心去感受对方。
要让孩子甘愿接受处罚,并尽量避免体罚
单纯的惩罚,尤其体罚,是非常和拙劣的教育方式。从小被处罚的孩子,很多长大之后也会有倾向。因此不提倡使用体罚,但当孩子犯错时,也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做些处罚。
惩罚的前提是,必须要让孩子认识到做错了事,甘愿接受处罚,下不为例。惩罚方式也要合理,可以采取不让他们做喜欢的事情,比如可以罚其几天不许看电视、上网、玩游戏。
千万不要把一些应该做的正面事情当作处罚。比如罚孩子写字,会让他们认为写字是坏事从而产生厌恶情绪,一做这些事就会有被处罚的感觉,造成心理阴影。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不必处处围着孩子转,你觉得是关心照顾孩子,孩子却觉得你控制得太严。
家长也应允许孩子一定程度上保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当然,家长还是要在孩子附近注视着,当好引导者和陪伴者,而不能完全撒手不管。
家长对孩子的管理管教,应注重大的方面,注重原则性,而不是事无巨细,什么都管。
年龄小的孩子,还需要家长给予一些生活学业上的帮助和指导,但也要适当给他们机会锻炼独立性。
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家长就不要管得太细,力所能及的事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干,家长只给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即使孩子犯错了,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获得成长。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