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榨油机使用操作步骤
新型榨油机使用操作步骤可以分为:开机前、入榨前、压榨时、停机前,掌握好新型榨油机使用技术,提高油率及油质,减少故障。
1、开机前:先调整榨螺轴与出饼间隙,使榨螺轴向前抵死出饼口,然后倒退2-3圈,使间隙控制在0.5-1.0mm。
2、入榨前:应使榨油机空转3-5min,然后将油饼或原料均匀地慢慢喂入,将机膛摩热。入料较干时,机体温度可
多功能榨油机现货供应

新型榨油机使用操作步骤

新型榨油机使用操作步骤可以分为:开机前、入榨前、压榨时、停机前,掌握好新型榨油机使用技术,提高油率及油质,减少故障。
1、开机前:先调整榨螺轴与出饼间隙,使榨螺轴向前抵死出饼口,然后倒退2-3圈,使间隙控制在0.5-1.0mm。
2、入榨前:应使榨油机空转3-5min,然后将油饼或原料均匀地慢慢喂入,将机膛摩热。入料较干时,机体温度可高些,反之可低些。一般机体温度在70-80摄氏度时,方可开始压榨。
3、压榨时:应慢慢调节油饼厚度,油料品种不同,压榨遍数也不同,出饼厚度一般控制在0.25-0.5mm之间。当认为工作满意时,可扳动手杆锁紧调节螺母,将进料加大到正常喂入量。榨料在含油,含壳及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其可塑性主要受水份,温度以及蛋白质变性的影响。若出饼不畅或停止出饼时,应停止加料,抽出进料调节板,排除进料口存料,再慢慢退出主轴,清除榨膛内的堵塞物。压榨芝麻、花生等出油率较高的油料时,可分批连榨两三遍,每批以5公斤为宜。
4、工作中:每班工作中都要往各润滑部位加注机油2-3次,每天工作结束后应擦净机体表面的油污。工作3个月左右,应清洗传动轴的两轴套,将轴承灌满黄油,调整榨螺轴与榨膛的同心度,榨螺轴和出饼圈磨损严重的应予以更换;榨条单面磨损达2毫米时可换面使用,榨油机设备两面均磨损的须换榨条。油料炒籽的好坏是影响出油率的关键因素,通过炒籽,调整油料的入榨水分和入榨温度。
需用木棒勤捣进料口,以防料口堵塞,力求进料均匀,并及时清除漏渣,回收的油渣可放回料斗继续压榨。
5、停机前:应停止喂入新料,但需要把榨膛内的残饼全部排出后,方可加大出饼间隙,使榨膛内多余的油渣排出。停机后,应抽出榨螺轴,及时清理榨膛及各间隙内的残渣,以免结成硬块影响下次工作。

大豆榨油机出渣的原因有哪些

大豆榨油机出渣很多,要看是形状的渣了,若是细丝状,一般情况下是正常。出渣很多两个问题主引起的主要因素是客户有些地方操作不当引起的。
大豆榨油机出渣为片片状的话,通常为元排压丝没有压紧.,也可能是元排磨损严重已经在油眼处磨损处出现片状,另外如果该换配件的时候,产量明显降低,条排和条排后面2~5个元排漏渣,说明配件需要更换。11、关闭真空泵真空泵倒转:气镇阀胶损坏停机更换气镇阀胶圈,停机进行放气,再停真空泵12、全自动榨油机机器漏电:加热圈损环更换加热圈。榨油机器问题:新榨油机器排油缝太大,就会造成机器压榨油料作物时渣也就从油缝中挤出。如果排油缝太大需要进行调整榨条装配松紧度。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大豆螺旋榨油机压榨的油料作物水分含量以及质量问题:造成大豆螺旋榨油机出渣过多主要因为榨油机的油料太干,然后碎末从油缝中排出增多。需用木棒勤捣进料口,以防料口堵塞,力求进料均匀,并及时清除漏渣,回收的油渣可放回料斗继续压榨。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好油料水分进行解决。油料太湿,这样油料作物在进行压榨时形不成压力,造成油渣不能分离。我们注意油料的水分。
大豆榨油机维护保养工作很重要

大豆榨油机维护保养工作很重要,因为直接关系到榨油机的使用寿命和油料的出油率,做好螺旋榨油机维护与保养,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大豆榨油机在工作过程出现问题。
大豆榨油机就是全自动螺旋榨油机,由液压和榨腔两大部分,该榨油机是国内较的设备。维护与保养:
1应及时清理校饼头处理堆积的饼粕,以免堵塞。
2、所有油眼、油坯至少每天加一次钙钠基润滑脂。
3、如因料坯过分干燥,榨油机被迫停车后,必须拆开榨笼,凿去压硬的料坯,重新装好,才可以重新开车,切不可以收紧皮带或加松香粉后再开车,这样必然会造成榨油机重大的损坏。
4、如在清除校饼部分没粕或调换榨螺、衬圈时,由于孔与轴已被油粕结住,必须注意不可硬敲,以免损坏零件,可将整个部件放在火上烧烤。使油粕熔化后即可拆下,但烧烤温度一般不得超过300℃,以免榨螺、衬圈退火丧失表面硬度
5、齿轮箱内所用齿轮油,除在试车时加入20~30公斤外,以后在每次定期大检修时,必须加以过滤或更换
6、和螺旋轴部分定一个月检修一次。检修时必须除去油粕,清洗检查,如榨螺、衬圈发现裂缝或其他损坏时,需进行修理或调换(如停车一段时间后,在下次开车前必须行检修一次)
7、榨油机一般可定6个月大检修一次。检修时必须全部拆开清洗检查,如有损坏,需进行修理或更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