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控制主机介绍:
1. 保护现场可连接手动立即启动和手动/自动切换盒,保证在紧急情况发生或现场维护时系统工作完全受控。
2. 控制器手动放气的延时方式可由用户进行设置。
3. 配有控制器放气确认反馈信号接口(可选用)。
4. 系统区分故障/火警/放气延时/放气中四种状态,给出相应的声、光报警。
5. 当发生故障时控制器自动报警,当故障排除时控制器自动
高压二氧化碳装置
气体灭火控制主机介绍:
1. 保护现场可连接手动立即启动和手动/自动切换盒,保证在紧急情况发生或现场维护时系统工作完全受控。
2. 控制器手动放气的延时方式可由用户进行设置。
3. 配有控制器放气确认反馈信号接口(可选用)。
4. 系统区分故障/火警/放气延时/放气中四种状态,给出相应的声、光报警。
5. 当发生故障时控制器自动报警,当故障排除时控制器自动恢复。
6. 对备用电池状态进行监控,对电池进行过充和过放保护;系统采用低功耗设计――7.0Ah容量的备用电池可使系统连续工作时间大于48小时。
警报装置一般用警铃和声光报警器,一些机房气体灭火工程中将警铃和声光报警器安装在出口外,显然是警吉外面的人员'机房内发生火灾',而机房里面的人却不被警告,实际上防气指示灯的警告作用在重复设置。理想的办法是:在机房内同时设置警铃和声光报警器,其中警铃是用来告知机房区域有火情,即两种探测器中一种已经动作,而声光报警器响时告知火灾已经被系统确认并且处在延时喷放阶段。在出口外并联一个警铃,里外同时响,并且在门外设置'放气指示灯'。这样一来即警告了机房内的人又警告了机房外的人,使得火情发展进度被准确认知,有利于整个机房的灭火和人员疏散工作。智能化:从传统型走向全总线智能型,从根本上解决火灾报警系统的误报和漏报。
与世界上工业国相比,我国火灾报警产品起步较晚,在1975年开始技术引进和研制投产,并于1979年开始自行研制、规模生产投入市场。初产品大多数为多线制(n+1)和电位信号传输方式,消防联动基本上是多线制的硬件组合,无灾误报几乎成为当时国内厂商的共同难题。具有历史记录存储功能,可自动保存火警、故障、联动、操作等信息。
80年代我国有些厂家采用了技术引进,联合研制,使产品在技术、质量方面有了改进与提高。90年代一方面出现了国内外联合建厂、技术引进和外商在独资办厂,另一方面许多国际厂商和分包商带着产品大量涌入了市场。
由于在市场上国内外生产厂商共有一百多家,因此便形成了包括技术、质量、供货、服务、价格在内的全方位的竞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