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死1亡教育的定义、重要性及目标
根据吴庶深先生在《国内外“死1亡学”系所发展之分析》提供的信息,“死1亡学”一词,首先是由生于俄国的科学家艾列梅奇尼可夫在1903年提出。他在《人类的本质》一书中指出,以科学的精神及方法研究“死1亡学”及“老人学”,可以减少人类承受痛苦的过程,并可改善人类生活的本质。至1912年 ,美国医学家教1授罗威·柏克在医学协会的期刊中撰文
殡仪馆收费

一、1死1亡教育的定义、重要性及目标
根据吴庶深先生在《国内外“死1亡学”系所发展之分析》提供的信息,“死1亡学”一词,首先是由生于俄国的科学家艾列梅奇尼可夫在1903年提出。他在《人类的本质》一书中指出,以科学的精神及方法研究“死1亡学”及“老人学”,可以减少人类承受痛苦的过程,并可改善人类生活的本质。至1912年 ,美国医学家教1授罗威·柏克在医学协会的期刊中撰文,认为“死1亡学”主要研究“死1亡的本质及原因”。殡仪馆文化的探究:殡葬消费对社会的影响和价值在于它的文化效应。现在公认的定义是:死1亡学(Thanatology)涉及到人自出生到死1亡所面临的各种和死1亡或濒死有关的问题、态度与情绪方面的处理等等,是一跨学科的综合学问,包括法学、医学、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教育学等等相关领域。

殡仪馆举行葬礼的全部流程
遗体告别仪式随着治丧工作的改革,遗体告别这种相对比较简便的仪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告别仪式的场 所设在殡仪馆和其他适合的公用场所,其仪式一般程序为:
1、组织悼念人员
本程序:组织到场人员、戴白花、黑纱。
2、就位肃立
本程序:主持人召集全体参加仪式的人员就位于遗体前。领导及主要来宾纵队站在左排,家属纵排站于右侧,其他来宾依次站若干排横队。
3、宣读讣告
本程序;(1)主持人宣读讣告;(2)宣布参加告别仪式的领导、主要来宾、逝者病重住院期 间到医院看望以及逝世后到家慰问家属的领导;(3)宣读送花圈、花篮、挽联、唁电的单位和个 人。
4、行默哀礼、奏哀曲
本程序:主持人宣布默哀三分钟、奏哀曲。
5、行三鞠躬礼
本程序:默哀三分钟毕,接着行三鞠躬礼。
6、介绍生平
本程序:主持人宣布请单位领导介绍逝者生平,生平一般不加评价。
7、向遗体告别
本程序:单位领导介绍完生平,主持人召集全体参加仪式人员向遗体告别。次序按先遗属、领导、主要来宾、参加告别仪式的其他人员。向遗体绕3/4圈告别,与遗属握手表示慰问。
古人对于不同的祭品,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燔烧:祭天神使用。西周以前关于天的观念还不明确,在各种天体神1灵中,日神受重视。甲骨文有“出入日,岁三牛”的记载,可见当时每天都要举行迎接日神和恭送日神的仪式,且有在仪式上杀牛和杀羊以作牺牲的事情。周代4开始,对天的崇拜从自然崇拜中突出出来,朝迎夕送日神之礼不再举行,“祭天之礼,兼及三望(日、月、星)”,即将日神视为天帝的属神,祭天时兼及之。祭天的方法,据《礼记·法》所说,是“燔柴于泰坛”。殡葬及祭祖活动中深深地包含着一种社会联系,既有横向的(同代人之间非良性心理因素,重建对于生活的信心。实际上,除天帝、日神之外,祭祀天上其他神1灵也用此法,《周礼·春官》中有“以实柴祀日月星晨”之说。“实柴”是指将牲玉等品加于柴上。在古人看来,天神在上,非燔柴不足以达之,燔祭时烟气升腾,直达高空,容易被天神接受。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