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说明硅酸钠和无碱速凝剂两者的不同作用,通过密度比g/g0的测定,基准混凝土28天的抗压强度损失是由于相应较低密实度值所致。众所周知,密度每降1%,由于较低密实度形成的孔隙抗压强度降低约5%~6%。因此掺12%硅酸盐喷射混凝土(表3)密实度g/g0为0.94,抗压强度降低30%~36%。这个数值比掺硅酸钠喷射混凝土与未掺速凝剂在模子中成型充分捣实的基准混凝土
无碱混凝土速凝剂

为了说明硅酸钠和无碱
速凝剂两者的不同作用,通过密度比g/g0的测定,基准混凝土28天的抗压强度损失是由于相应较低密实度值所致。众所周知,密度每降1%,由于较低密实度形成的孔隙抗压强度降低约5%~6%。因此掺12%硅酸盐喷射混凝土(表3)密实度g/g0为0.94,抗压强度降低30%~36%。这个数值比掺硅酸钠喷射混凝土与未掺速凝剂在模子中成型充分捣实的基准混凝土
28天的实测值(55%)低了许多,这就意味着,除了未完全捣实影响因素外,为了解释测定的强度损失,还要考虑其他的一些因素。这可能是加入硅酸钠速凝剂后熟料相中的C3S和C2S水化速度降低所致。
由于加入无碱速凝剂,在喷射时混凝土工作性较好,无碱速凝剂喷射混凝土密实度较高(0.97~0.98), 28天时测定的强度损失是等于或稍预计值(10%~18%),这就意味着无碱速凝剂不会使水泥后期强度下降。反之,预计密实度降低(表2),但28天的强度损失较低可能是由较高的水泥程度来部分补偿。
复合使用炳烯酸超塑化剂、硅灰和无碱速凝剂,使用30%粉煤灰或50%矿渣取 代硅酸盐水泥的混合硅酸盐水泥,可以生产出低W/C的高坍落度、高强度、密实度高和耐久性好的喷射混凝土。在施工中,坍落度损失小,回弹少和碱性危险低是这种喷射混凝土另外一些重要性能。
无碱(低碱)粉状
速凝剂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使用的一类速凝剂。如采用CaCl2与Al2(SO4)3复合制成的无碱粉状速凝剂,可使混凝土后期强度损失减低至15%以下,但因Cl-的引入会加速钢筋锈蚀,该速凝剂没有得到推广。
无碱(低碱)粉状速凝剂虽然碱含量较低,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相对较小。
目前,以硫酸铝替代部分碱金属盐类物质所配制的速凝剂,作为新型无碱(低碱)液态速凝剂,在市场上生产与应用较广泛。这类速凝剂品种很多,且组成成分和配制工艺也存在较大差别。
硫酸铝和氢氧化铝可直接反应生成聚合硫酸铝,简化了硫酸铝和铝酸钠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铝再生成聚合硫酸铝的反应过程,并且蕞大程度的引入了铝离子。其优点是不会引入碱金属离子,缺点是氢氧化铝使用比例较大,成本较高。
液态无(低)碱
速凝剂促凝机理研究
自从速凝剂开发研制以后,人们对速凝剂促凝机理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至今为止,并没有一种统一的观点。近几年,液态无(低)碱速凝剂在国内外工程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们对液态无(低)碱速凝剂促凝机理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然而,由于水泥凝结硬化的过程充满各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再加上速凝剂品种繁多,所用原材料多种多样,这也就使得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速凝剂促凝机理的研究也有不同看法。大多数传统速凝剂主要含有生石灰、铝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铝等碱性物质。
早期产生的水化铝酸钙使水泥速凝。即速凝剂中的碱性物质在加水进行充分搅拌时,立即与水泥中的石膏反应生成硫酸钠,从而消除石膏的缓凝作用。进而使水泥中的硅酸三钙迅速水化,并在溶液中析出水化铝酸钙,从而使水泥凝结硬化。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