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可溶性.融雪剂很容易溶解在水中,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物理现象.
②吸潮性.融雪剂的表面通常被一层薄膜状的饱和盐溶液所包围,当这层薄膜溶液的蒸气压空气中水蒸气分压时,氯盐就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反之,当高于空气中水蒸气分压时则呈现干燥状态.当然,这只是在氯盐被暴露在空气中才有的现象,密闭在包装袋中与周围空气隔绝的氯盐是不会潮解的;
③冰点低.我这里所说的冰
融雪剂采购

①可溶性.融雪剂很容易溶解在水中,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物理现象.
②吸潮性.融雪剂的表面通常被一层薄膜状的饱和盐溶液所包围,当这层薄膜溶液的蒸气压空气中水蒸气分压时,氯盐就吸附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反之,当高于空气中水蒸气分压时则呈现干燥状态.当然,这只是在氯盐被暴露在空气中才有的现象,密闭在包装袋中与周围空气隔绝的氯盐是不会潮解的;
③冰点低.我这里所说的冰点其实并不是指的纯净的氯盐(Nacl)晶体的溶解点,因为在没有水参与的情况下要加热到上千摄氏度才能使其熔化,这里说的冰点是指的盐水溶液的冰点,实验表明,如果氯盐溶液里含有20%的盐分,它的冰点就会降低到-16℃.
氯盐还有很多其他的特性,但解释这个问题,有上面几个就差不多了:)另外顺便说说,雪的成分主要是固态水--小冰晶,不论温度有多低,冰都有升华的现象,所以雪的周围弥散着水蒸气.
当我们把氯盐洒在雪上时,氯盐利用其吸潮特性吸附雪表层的水蒸气,从而使自己越来越'潮',那层氯盐溶液薄膜也越来越明显,我认为,这时候的溶液层就像星星之火一样不断'ru侵'周围的雪层,终反客为主,把雪统统给消灭了!

融雪剂,顾名思义:就是指可以降低冰雪融化温度的药剂,是一种化学品。也可按不同用途分类,一般用于城市道路的较低,用于桥梁机场等地的要求较高,但其质量都必须符合标准。普通融雪剂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其成份主要是醋酸钾和氯盐,并以这两种进行分类。融雪剂通过降低冰雪融化温度融化道路上的积雪,便于道路疏通,播撒处效果明显,但其具有危害性,研究发现,融雪剂残留物可腐蚀路面和汽车橡胶轮胎。目前北方在常冬下仍采用沙土和铲雪车为主,融雪剂为辅的方式清除路面冰雪,保证交通通畅。


融雪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的特点,实际上雪是在不断融化和凝固的,只不过二者速度相等,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撒上盐以后,雪周围的水就便成盐水,但又未能凝固,这样雪就会不断融化,并会越来越少了。
深入一点说,溶解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当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后,溶液的性质已不同于原来的溶质和溶剂。我这里所说的冰点其实并不是指的纯净的氯盐(Nacl)晶体的溶解点,因为在没有水参与的情况下要加热到上千摄氏度才能使其熔化,这里说的冰点是指的盐水溶液的冰点,实验表明,如果氯盐溶液里含有20%的盐分,它的冰点就会降低到-16℃。溶液的某些性质与溶质的本性有关,如颜色、导电性等。但是溶液的另一类性质,如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及渗透压,只与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浓度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由于这类性质的变化,只适用于稀溶液,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如化冰盐的水溶液的凝固点随着盐的浓度增加而降低,一直降低到冰盐合晶点,稀溶液的凝固点、沸点具有依数性,它与每1000 g 溶剂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值有关,每上升1 mol/1000 g shui,凝固点下降大约1.86℃。如若1000 g shui中溶有58.5 g NaCl,也就是大约1mol,。此盐水的凝固点便大约是-3.72℃,这样可由盐水的浓度大致推出其凝固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