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机是根据变压吸附原理,采用的沸石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在一定的压力下,从空气中制取氧气。经过纯化干燥的压缩空气,在吸附器中进行加压吸附.减压脱附。由于空气动力学效应,氮在沸石分子筛微孔中扩散速率远大于氧,氮被沸石分子筛优先吸附,氧在气相中被富集起来,形成成品氧气。然后经减压至常压,吸附剂脱附所吸附的氮气等杂质,实现再生。-般在系统中设置两个吸附塔,-塔吸附产氧,另-塔脱
工业制氧机生产厂家

制氧机是根据变压吸附原理,采用的沸石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在一定的压力下,从空气中制取氧气。经过纯化干燥的压缩空气,在吸附器中进行加压吸附.减压脱附。由于空气动力学效应,氮在沸石分子筛微孔中扩散速率远大于氧,氮被沸石分子筛优先吸附,氧在气相中被富集起来,形成成品氧气。然后经减压至常压,吸附剂脱附所吸附的氮气等杂质,实现再生。-般在系统中设置两个吸附塔,-塔吸附产氧,另-塔脱附再生,通过PLC程序控制器控制气动阀的启闭,使两塔交替循环,以实现连续生产氧气之目的。整套系统由以下部件组成:压缩空气净化组件、空气储罐、氧氮分离装置、氧气缓冲罐;如需灌钢瓶,末端加装氧气增压机及充瓶装置。
制氧机的发展情况如下:
1891年,德国林德公司在冷冻机械制造公司的实验室开始空气液化工作。
1895年,林德利用焦耳--汤姆逊效应制成台液体空气装置。
1901年,林德公司在慕尼建立低温设备制造车间。
1902年,林德设计的台单级精馏塔的空分设备制成。法国克劳特发明了膨胀机,在巴黎建立空气液化公司。
1903年,林德公司制成台工业性10m3/h的制氧机,采用高压节流的高压流程。
1910年,法国制成台采用中压带活塞膨胀机的中压流程的50m3/h制氧机。
1920年,德国海兰特发明了可生产液氧的高压带膨胀机的高压流程。
1924年,法兰克尔建议在大型空分设备是采用金属填料的蓄冷器代替一般的热交换器。
1926年,法兰克尔提出普通形式蓄冷器。
1930年,林德公司制成台工业规模的林德--法兰克尔装置,产量为255m3/h,纯度为99.5%O2 。
1932年,透平膨胀机次应用于林德--法兰克尔装置上。德国次在冶金和合成氨工业中用氧。
1939年,苏联创造了的透平膨胀机,并开始研究全低压空分设备。
1947年,林德公司致力于全底压工业氧制造设备。苏联开始设计全低压流程的大型工业氧装置。
1949年,美国次在29000m3/h制氧机上应用板翘式换热器。
1952年,奥地利首先使用纯氧顶吹转炉炼钢,促使冶金用氧剧增。
1955年,美国大力发展,消耗大量液氧作为助燃剂。
1957年,台自动操作的120吨/天制氧机制成。
1960年,日本完成了10000m3/h99.6%O2和10000m3/h99.99%N2的双高纯度的大型全低压设备。
1972年,法国制成大容量的纯氧空分设备:1700吨/天O2和1500吨/天N2 。
误区四:流量越高越好
家用吸氧机是流量越高浓度越低,这也是与医用制氧机的不同之处。如果流量很高,浓度30% ,那吸氧就没有任何的意义。换句话说,高流量的同时氧浓度必须达30%以。-般5L至6L还在肺部能接受的范围,超过了吸氧时也会觉得气很冲,并不舒服,长期吸入反而会对肺有很大的影响。人体的肺部受压力是1个标准大气压,也就是0.1MPA。建议:如果真想买高流量的制氧机,必须要了解流量时,氧浓度能否达到

35%以上。并且在使用高流量时,是进行分流,不建议个人单独吸氧时使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