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颗粒污泥培养的方法
以厌氧反应器中原有的污泥为基础,该污泥处理污水的能力较差,通过步骤对其进行培养,从而恢复污泥活性,经过15-20天的培养,可再次形成高效稳定的厌氧颗粒污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大大缩短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时间和颗粒形成时间,同时大颗粒粒径分布明显增多,活性极大提高。能够有效缩短厌氧颗粒污泥培养时间,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满足企业对污水的处理需求,保
颗粒污泥生产厂家

一种厌氧颗粒污泥培养的方法
以厌氧反应器中原有的污泥为基础,该污泥处理污水的能力较差,通过步骤对其进行培养,从而恢复污泥活性,经过15-20天的培养,可再次形成高效稳定的厌氧颗粒污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大大缩短厌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时间和颗粒形成时间,同时大颗粒粒径分布明显增多,活性极大提高。能够有效缩短厌氧颗粒污泥培养时间,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满足企业对污水的处理需求,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实验证明,通过所制备的厌氧颗粒污泥主要以甲1烷八叠球菌类型为主,同时还含有少量丝状菌与杆1菌,该厌氧颗粒污泥的直径以2— 3mm为主。与新生成的活性的厌氧污泥相比,能够有效缩短制备时间,降低生成成本,提高生成效率。同时,制备的厌氧颗粒污泥处理效果较好,在厌氧反应器中连续运行3个月后,COD去除率保持在 90%以上,系统稳定,无任何酸化等现象,产气量及组分均很稳定,运行正常。
厌氧颗粒污泥培养
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厌氧污泥颗粒化影响的重要程度:液体上升流速 HRTOLR进水CO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X射线能谱(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分析流失污泥和截留污泥,结果表明:液体上升流速使颗粒污泥受到颗粒碰撞摩擦力和水流剪切力作用,影响颗粒污泥的表面粗糙度、污泥形状和完整度;有机底物特性影响颗粒污泥的结构、组成和形成;底物的复杂性影响颗粒污泥的微生物多样性。
厌氧颗粒污泥的基本特性
厌氧颗粒污泥的形状大多数具有相对规则的球形或椭球形。成熟的厌氧颗粒污泥(简称颗粒污泥)表面边界清晰 ,直径变化范围为 0114~5mm ,zui大直径可达 7mm 。颗粒污泥的干重 ( TSS) 是挥发性悬浮物 (VSS)与灰分(ASH) 之和。VSS 主要由细胞和胞外有机物组成 ,通常情况下 VSS 占污泥总量的比例是 70 %~90 %。
颗粒污泥本质上是多种微生物的聚集体 ,主要由厌氧消化微生物组成。颗粒污泥中参与分解复杂有机物、生成甲1烷的厌氧细菌可分为三类 :类 :水解发酵菌 ,对有机物进行zui初的分解 ,生成有机酸和酒精 ;第二类 :产乙1酸菌 ,对有机酸和酒精进一步分解利用 ;第三类 :产甲1烷菌 ,将 H2、CO2 、乙1酸以及其它一些简单化合物转化成为甲1烷。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