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蓄冷贮槽容积设计确定:
(由暖通设计手册查的 )水蓄冷贮槽容积按下式计算:
V=(QS×P)/(1.163×η×△t)
V—所需贮槽容积,m3;
QS—设计15分钟所需蓄冷量;
P—容积率,与贮槽结构、形式等因素有关,一般为1.08~1.30,对分层型及容量大的贮槽可取低限,其余形式及容量小的贮槽可取高限;
η—蓄冷槽效率,与贮槽结构、保温
闭式蓄冷罐制造厂家
水蓄冷贮槽容积设计确定:
(由暖通设计手册查的 )水蓄冷贮槽容积按下式计算:
V=(QS×P)/(1.163×η×△t)
V—所需贮槽容积,m3;
QS—设计15分钟所需蓄冷量;
P—容积率,与贮槽结构、形式等因素有关,一般为1.08~1.30,对分层型及容量大的贮槽可取低限,其余形式及容量小的贮槽可取高限;
η—蓄冷槽效率,与贮槽结构、保温效果和冷温水混合程度有关,具体可参见表1;
△t—蓄冷槽可利用的进出水温差。
蓄冷罐顾名思义是用于蓄冷的设备
可分为水蓄冷和冰蓄冷两种。其原理是通过水或冰将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运行中的富余冷量进行储藏(如晚上室外温度低且电费低时),在需要时再将冷量释放出来(如停电而柴发尚未启动时),用于数据中心制冷需求,保证制冷系统的平缓过渡运行,保障数据中心安全。
随着节能减排的号召,水蓄冷技术凭借着有效的获取分时电价差效益、节能电制冷或电制热的运行成本的技术,展现在了广大的客户面前。水蓄冷技术是在用电低谷的时候贮存冷量,在用电高峰时期再把之前贮存的冷量都释放出来,因此也实现了对电网的“削峰填谷”。
水蓄冷系统利用部分地区电力部门颁布的峰谷电价的不同,达到了削峰填谷、降低能耗和节省运行费用的目的。系统运行的思路基本是:夜间在用电低谷,电价较低的时候,利用制冷机组将冷量储存在蓄冷罐中,到了白天,用电高峰,电价较高的时候,再把冷量释放出来,供用户们使用。
而水蓄冷系统的介质为水,把夜间多余的电力和水的显热相结合来蓄冷,以低温冷冻水的形式储存冷量,一般情况下,是在夜间制出4℃~7℃左右的低温冷冻水进行储存,在用电高峰时段,电价高时,在使用提前储存的低温冷冻水作为冷源来提供冷量。
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用户在用电方面的开支,从而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的操作和生活。
由于将
蓄冷罐作为数据中心应急冷源,整个放冷过程时间较短,因此要求罐内的水流速度较快,导致斜温层相对较厚,蓄冷和取冷的效率较低。其中大温差(7 ℃/18 ℃)蓄冷的效率约为90.6%,小温差(12 ℃/18 ℃)蓄冷的效率约为88.2%,这是由于忽略了布水器的影响,导致模拟计算的蓄冷效率大于实际的运行效率。
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斜温层的存在一方面影响蓄冷效率,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水蓄冷系统实现温度分层,使冷热水不至于混合。此外,蓄冷罐在充、放冷过程中,斜温层的厚度都逐渐增大,并且斜温层的波动也逐渐增强。这是由于在运行过程中,斜温层在时间上有一个积累,通过导热作用,同时降低热水温度和提高冷水温度。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