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坏脾气,越是需要爱
前两天,在小区楼下和几个妈妈聊天,听一位妈妈说起自己孩子: 我昨天把我儿子狠揍了一顿! 下班回来已经很累了,孩子非要让领着去小区广场玩。 我好生好气地跟孩子讲:妈妈累了,还要给你做饭,等明天再去吧。 熊孩子不愿意,非拉着她出门,大喊大叫地说:我不要!我就要现在去! 我没理他,扭头去厨房做饭,刚拿出一个碗准备打鸡蛋。
熊孩子过来一把把碗给我摔地上去了,
六年级女孩子家庭教育

越是坏脾气,越是需要爱
前两天,在小区楼下和几个妈妈聊天,听一位妈妈说起自己孩子: 我昨天把我儿子狠揍了一顿! 下班回来已经很累了,孩子非要让领着去小区广场玩。 我好生好气地跟孩子讲:妈妈累了,还要给你做饭,等明天再去吧。 熊孩子不愿意,非拉着她出门,大喊大叫地说:我不要!我就要现在去! 我没理他,扭头去厨房做饭,刚拿出一个碗准备打鸡蛋。
熊孩子过来一把把碗给我摔地上去了,他还在一旁站着,气呼呼地看着我! 我当时就炸了,拉过来狠揍了一顿!我看他以后还敢不敢了!
有的妈妈纷纷附和说:对,我家那个也是这样,脾气大,他爸就说揍得轻了! 有的妈妈表示有点担忧:我怕老这么教训孩子,孩子会有心理阴影啊……
再说,大了以后打不动了怎么办? 妈妈们集体沉默了两秒钟,齐刷刷地表示:唉,都知道不能打骂,可是熊孩子也太气人了!
一看孩子撒泼就忍不住,回头又愧疚不该对孩子这样…… 估计这样的事情,很多家长都会有同感。 看到孩子乱发脾气就会急火攻心,打骂孩子一顿后心中又愧疚难当。 尤其是当挨打挨骂后的孩子扬起满是泪水的小脸问“妈妈你不爱我了吗”的时候,妈妈们的心都要碎了。 怎能不爱?又怎能溺爱?谁又能理解妈妈心中的矛盾纠结呢? 曾经看到有句话说:越是孩子不可爱的时候,越是孩子需要爱的时候。 孩子发脾气时,只要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
用爱和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的行为,“小怪兽”自然会乖乖变身“小天使”。
你不够爱孩子
父母教育不好孩子,还是因为他不够爱孩子。为什么这样说呢,难道不是天底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的吗?
是的,想一想,如果你爱某样东西,你就会乐于花时间去陪伴它,去了解它,去呵护它。而有一部分父母,其实没有那么多的耐心。
他们只是照顾好孩子的需求,然后希望孩子不要吵闹,不要惹麻烦就好了。根本不想花时间去陪伴孩子,去了解孩子,听孩子倾诉。他们只是不得不去尽为人父母的义务罢了。
如果你不够爱孩子,又怎能教育好孩子呢?真正的爱,是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而且是要你十分乐意地去付出。但是也有一部分父母,因为自己付出了太多,孩子又不听话,于是和自己的期望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这类父母的口头禅就是“我都是为你好……”,他们爱孩子吗?他们是爱孩子的,但是他们爱需要孩子回报,一旦孩子达不到他们的期望,他们就会受到挫败感。
教育孩子,一是要做好榜样,二是要真正爱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的,如果孩子在童年是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将是他们一生中宝贵的财富,也是你作为父母能为孩子做的伟大的事。
在这个时代,我们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将孩子抚养成人了。如果孩子在童年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们将终其一生来艰难地寻找这份爱,而且往往会迷失自我,甚至感受不到生命中的爱。
我们都是次做父母,不懂家庭教育很正常,重要的是家长可以持续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
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
对于孩子进入初中、高中的家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的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
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们良好的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循了以下这三条原则: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里应该给予建议。在这三个步骤中,倾听是父母们做的差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每一个父母也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不碰到问题的孩子是找不到的,不碰到问题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
关键是要像那些的父母们那样,能够静下心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