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概念
初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通过初级代谢途径,产生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所必需的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
是微生物在一定的生理阶段出现的一种特殊代谢类型,是某些微生物为了避免在代谢过程中某些代谢产物的积累造成的不利作用,而产生的一类利于生存的代谢类型,次级代谢产物通常是在生产后期合成。
湿热灭菌法
按被灭菌物品的性质不同,选择不同温度的湿热
不锈钢发酵罐就选贝朗
相关概念
初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通过初级代谢途径,产生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所必需的代谢产物。
次级代谢
是微生物在一定的生理阶段出现的一种特殊代谢类型,是某些微生物为了避免在代谢过程中某些代谢产物的积累造成的不利作用,而产生的一类利于生存的代谢类型,次级代谢产物通常是在生产后期合成。
湿热灭菌法
按被灭菌物品的性质不同,选择不同温度的湿热蒸汽进行灭菌,此法在同一温度下比干热杀菌效力大。
连续灭菌
培养基在发酵罐外经过一套灭菌设备连续的加热灭菌,冷却后送入已灭菌的发酵罐内的灭菌工艺过程,又称连消。
诱变育种
利用各种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的随机突变频率,扩大变异幅度,通过一定的筛选方法,获取所需要优良菌株的过程。
菌种初筛
是从分离得到的大量菌种中将合成目的产物的菌种筛选出来的过程。初筛可分为平板筛选和摇瓶发酵筛选。
菌种复筛
对初筛出来的菌种进行复筛,通常采用摇瓶培养法,一般一个菌株至少要重复3~5个瓶,培养后的发酵液必须采用精i确分析方法测定。
自然选育
在生产过程中,不经过人工诱变处理,利用菌种的自发突变而进行菌种筛选的过程。
种子扩大培养
是指将保存在沙土管、冷冻干燥管、斜面试管等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高质量的纯种的过程。
巴斯德消毒法
将待消毒的物品在60~62℃加热30min或在70℃加热15min,以杀i死其中的病原菌和一部分微生物的营养体。
辐射灭菌法
利用高能量的电磁辐射和微粒辐射来杀i死微生物。
微生物转化
是指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某些酶或酶系将一种化合物转化成含有特殊功能基团产物的生物化学反应。
质粒
是一种能够独立复i制的染色体外遗传因子。
抗i生素
是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等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是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产生的能在低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i死其他微生物或肿i瘤细胞的有机物质。
连续发酵
是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连续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内的液量维持恒定,微生物在稳定状态下生长或生产。
菌种活化
保藏在沙土管、冷冻干燥管或斜面中的菌种经无菌操作接入适合于孢子发芽或营养体生长的斜面培养基中,经培养成熟后挑选菌落正常的孢子或营养体再一次接入试管斜面,反复培养几次。
消沫剂
工业发酵中用于消除发酵中产生的泡沫,防止逃液和染菌,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转。
空气分布器
是把无菌空气引入发酵罐中并分布均匀的装置,有单孔管、多孔环管及多孔分支环管等几种。
杂交育种
一般指两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通过结合或原生质体融合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再从中分离和筛选出具有新性状的菌株。
基因工程育种
是应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的,基因工程师一种DNA体外重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根据需要,用人工方法取得供体DNA上的基因,在体外重组于载体DNA上,再转移入受体细胞,使其复i制、转录和翻译,表达出供体基因原有的遗传性状。
富集培养
由于采集样品中各种微生物数量有很大差异,若估计到要分离的菌种数量不多时,就要人为增加分离的概率,增加该菌种的数量。
原生质体融合
用酶法将细胞膜外侧的细胞壁除掉,制备成无细胞壁的球状细胞体即原生质体,将两种来源于微生物细胞A和B的原生质体,在融合诱导剂的存在下等量混合起来,可使原生质体表面形成电极性,相互之间容易吸引、脱水黏合而形成聚合物,进而使原生质体收缩变形,紧密接触处的膜先形成原生质桥,逐渐增大而实现融合。融合的原生质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再生出细胞壁而形成一个新细胞。(用脱壁酶处理将微生物细胞壁除去,制成原生质体,再用聚乙二醇促使原生质体发生融合,从而获得异核体或重组合子。)
生物处理法
就是在发酵工业废渣水中利用各类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使废水中呈溶解和胶状的有机物被降解并转化成为无害的物质,废渣水中的有机物和一些有毒物质(如酚等)不断被转化分解或吸附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污水、消除公害的目的。
分批补料发酵
又称半连续发酵,是指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间歇式或连续式补加一种或多种成分的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技术。
细胞融合技术
是把两个亲本的细胞经酶法除去细胞壁得到两个球状原生质体或原生质体球,然后置于高渗溶液中,通过生物法、化学法或物理法等诱导融合法,促使两者互相凝集并发生细胞之间的融合,进而导致基因重组,获得新的重组子(菌株)。这种融合又称为原生质体融合。
单细胞蛋白
是指通过培养单细胞蛋白生物而获得的菌体蛋白质。
工程菌
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后的菌株称为“工程菌”。
羊粪堆肥发酵翻堆机工艺:
羊粪发酵步骤如下:
1、拌匀发酵剂。1吨羊粪加1包(200克)人元生物有机肥发酵剂,每包的发酵剂平均加5~10公斤米糠或玉米、麸皮,搅拌均匀后撒入已准备好的羊粪中,效果。
2、调剂碳氮比。发酵羊粪的碳氮比应保持在25~30:1,酸碱度调到6~8(ph)为宜,因羊粪的碳氮比偏高,应在发酵时加入一些秸秆、稻草、蘑菇渣等一起发酵。
3、调节羊粪水分。发酵有机肥料的过程中,水分含量是否适宜非常重要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保持在50~60 ,判断方法: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能散开为宜。
4、羊粪建堆。在做羊粪发酵堆时不能做的太小太矮,太小会影响发酵,高度一般在1.5米左右,宽度3米左右,长度在50-80米以上的堆发酵效果较好。
5、拌匀通气。羊粪有机肥生物发酵剂是耗氧性微生物,所以在发酵过程中应加大供氧措施,做到拌匀、勤翻、通气为宜,否则会因为厌氧发酵影响物料发酵效果。
6、发酵完成。一般在羊粪堆积48小时后,温度会升至50~60℃,第三天可达65℃以上,在此高温下翻倒一次,一般情况下,在发酵过程中会出现2~3次65℃以上的高温,翻倒2~3次即可完成发酵,正常一周左右可发酵完成,使物料脱臭、发酵腐熟,灭菌杀虫。
羊粪堆肥发酵翻堆机目前备受养殖户的青睐,通过对畜禽粪便的翻堆持续、稳定地将动物的粪尿废弃物转化为多种营养物质与能量,实现粪尿完全降解的无污染、零排放目标的一种新环保型养殖模式。
影响中药多功能提取罐提取效果的因素
中药多功能提取罐是一类可调节压力、温度的密闭间歇式提取或蒸馏等功能设备,目前中药生产中普遍采用此类设备。其特点是:可进行常压、常温提取、也可以加压、高温提取或减压低温提取;无论水提、醇提、提油、蒸制、回收药渣中溶剂等均能适用;采用气压自动排渣、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提取时间短,生产;设有集中控制台,控制各项操作,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利于流水线生产。多功能提取罐也适合醇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