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减排,就是要在城市各类建筑、道路、广场等易形成硬质下垫面(雨水产汇流形成的地区)处着手,实现有效的“径流控制”,即从形成雨水产汇流的源头着手,尽可能将径流减排问题在源头解决。这就要综合采用绿色建筑和低影响开发建设的方法,在地块开发建设过程中,结合区域雨水排放管控制度,落实雨水径流控制的要求。源头减排既分解了责任和资金(类似开发商在地块开发建设中落实绿地率指标要求),又从源头分解
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

源头减排,就是要在城市各类建筑、道路、广场等易形成硬质下垫面(雨水产汇流形成的地区)处着手,实现有效的“径流控制”,即从形成雨水产汇流的源头着手,尽可能将径流减排问题在源头解决。这就要综合采用绿色建筑和低影响开发建设的方法,在地块开发建设过程中,结合区域雨水排放管控制度,落实雨水径流控制的要求。源头减排既分解了责任和资金(类似开发商在地块开发建设中落实绿地率指标要求),又从源头分解了市政管网等排水设施的压力。
为什么要搞海绵城市?
回到公共政策问题。什么是公共政策?首先,如果我们研究认识了城市建设的一些规律、技术,有基础以后,应该把它法定化为一些政策,然后再上升到法律。就在14年1月1号实施的《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条例》里面,我们开始把自然观放到的法规中去。这个法规的条原则,过去叫统筹规划、监管结合之类的。而现在,条原则叫尊重自然,以前可没有哪个法律里面的原则是尊重自然的。
海绵城市该如何建设?
进行水资源的调查和立法工作。
在汇总总结之后,积极构建整个水资源管理和使用的政策方案,可以从如何实施保障、如何划分责任、如何筹金、如何进行制度管理等方面着手,建设完善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从立法规划指导的基础做起,建立水域管理法规体系。省级管理应当抓住海绵城市建设概念,对各个省市的湖泊、江河流域、森林水系进行范围标识管理。各级市县要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来指导城市规划,根据这个整体建设规划制定目标,在城市建设中留足生态绿水绿地,尽量减少硬化地面,保护好城市的原生水生态系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