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带有功能基的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由不溶性的三维空间网状骨架、连接在骨架上的功能基团和功能基团上带有相反电荷的可交换离子三部分构成。
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双性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水和一般溶剂。
大多数制成颗粒状,也有一些制成纤维状或粉状。树脂颗粒的尺寸一般在0.3~1.2mm 范围内,大部分在0.4~0.6mm
732离子交换树脂类型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带有功能基的网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由不溶性的三维空间网状骨架、连接在骨架上的功能基团和功能基团上带有相反电荷的可交换离子三部分构成。
离子交换树脂可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双性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水和一般溶剂。
大多数制成颗粒状,也有一些制成纤维状或粉状。树脂颗粒的尺寸一般在0.3~1.2mm 范围内,大部分在0.4~0.6mm之间。
它们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坚牢性),化学性质也很稳定,在正常情况下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按化学活性基团首先区分为阳离子树脂和阴离子树脂两大类。
阳离子树脂又分为强酸性和弱酸性两类。
离子交换树脂的型号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一位数字代表产品的分类:0 代表强酸性,1代表弱酸性,2代表强碱性,3代表弱碱性,4代表螯合性,5代表双性,6代表氧化还原。第二位数字代表不同的骨架结构:0代表烯系,1代表烯酸系,2代表酚醛系,3代表环氧系等。第三位数字为顺序号,用以区别基体、交联基等的差异。 此外大孔型树脂在数字前加字母D。因此,D001是大孔强酸性烯系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是带有官能团、具有网状结构、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是球形颗粒物。离子交换树脂的全名称由分类名称、骨架名称、基本名称组成。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即是离子交换树把溶液中的盐分脱离出来的过程:离子交换树脂作用环境中的水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Na+、Ca2+、 K+、 Mg2+、Fe3+等)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的磺酸基(—SO3H)、羧基(—COOH)或基(—C6H4OH)等酸性基团,在水中易生成H+离子)上的H+ 进行离子交换,使得溶液中的阳离子被转移到树脂上,而树脂上的H+交换到水中,(即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原理);水溶液中的阴离子(Cl-、HCO3-等)与阴离子交换树脂(含有季胺基[-N(CH3)3OH]、胺基(—NH2)或基(—NH2)等碱性基团,在水中易生成OH-离子)上的OH-进行交换,水中阴离子被转移到树脂上,而树脂上的OH-交换到水中,(即为阴离子交换树脂原理)。离子交换树脂的用量要根据你的处理量以及处理要求来计算。可以先用小型的离子交换柱走一遍计算饱和吸附量,再等比例扩大。
离子交换树脂不为生物体吸收。整个分子由三部分组成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结构的网状骨架;与网状骨架载体以共价键连接不能移动的活性基团,离子交换树脂是类带有功能基团的可以再生、反复使用且不溶性惰性高分子资料。亦称功能基团;与活性基团以离子键结合,电荷与活性基团相反的活性离子,亦称平衡离子。如聚磺酸型树脂,其骨架是聚高分子,活性基团是磺酸基,平衡离子是钠离子。根据可交换离子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分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两大类,由于酸碱性强弱不同又可分强酸性和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及强碱性和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常用于原水处理的有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名称由分类名称、骨架(或基因)名称、基本名称构成。根据树脂的酸碱性分,属酸性的在名称前加“阳”,强酸性阳离子树脂与NaCl作用,转变为钠型树脂使用,就叫做“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属碱性的在名称前加“阴”。 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性能,表现在它的“离子交换容量”,即每克干树脂或每毫升湿树脂所能交换的离子的毫克当量数,meq/g(干)或 meq/mL(湿);当离子为价时,毫克当量数即是毫克分子数(对二价或多价离子,前者为后者乘离子价数)。它又有“总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和 “再生交换容量”等三种表示方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