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美国的A.Brenner和G.Riddell进行了次实验室试验,几年后才对外公布。早在1845年Wartz等也从事过化学镀的研究但没有成功,故而人们认为Brenner和Riddell是化学镀技术的发明者。从开始研究到化学镀广泛应用大概经历约30年,到了20世纪7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化学镀镍的应用和研究,在此期间化学镀镍槽容量以每年15%的速
化学镍工艺

1944年,美国的A.Brenner和G.Riddell进行了次实验室试验,几年后才对外公布。早在1845年Wartz等也从事过化学镀的研究但没有成功,故而人们认为Brenner和Riddell是化学镀技术的发明者。从开始研究到化学镀广泛应用大概经历约30年,到了20世纪7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化学镀镍的应用和研究,在此期间化学镀镍槽容量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
化学镀性能介绍
化学性能:化学镀镍层的化学性能分为耐化学性、耐腐蚀性和耐变色性。镀层的耐化学性与镀层的结构和组织有关,也与耐腐蚀性有关,其耐蚀性与镀层含磷量有关,也与镀层孔隙率有关,因镀层含有较低的孔隙率,故而其耐化学性与耐蚀性很好。化学镀镍在大气条件下有很好的耐变色能力,这与耐化学性是密切相关的。
化学镀镍层表面形态即析出形态,是受催化活化处理的影响而变化,因此也就会直接影响焊料的焊接强度。所以,提出使用钯催化活化而不选择镍的析出程序的有效性。 实验方法 2.1 镀覆处理工艺条件 首先是对基板选择性析出的评价,覆铜箔层压板上的表面试验图形形成。试验用的PGA(Pin Grid Array)基板(板厚度为0.4mm、导线宽度为100μm、线间距为100μm、导体厚度为9μm)。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