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开宝年间(973-974年)编纂的《开宝本草》曾记载它:“一名藤梨,一名木子,一名猕猴梨。猕猴桃是需水又怕涝,属于生理耐旱性弱、耐湿性弱的果树,因此对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决定了猕猴桃适宜在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空气湿度较高、湿润但不渍水的地区栽培。”还说它“其形似鸡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古人是将它作为一种野果食用的。宋元丰五年(
猕猴桃树苗培育

宋开宝年间(973-974年)编纂的《开宝本草》曾记载它:“一名藤梨,一名木子,一名猕猴梨。猕猴桃是需水又怕涝,属于生理耐旱性弱、耐湿性弱的果树,因此对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决定了猕猴桃适宜在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空气湿度较高、湿润但不渍水的地区栽培。”还说它“其形似鸡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古人是将它作为一种野果食用的。宋元丰五年(1082年),唐慎徵在《证类本草》上说:味甘酸,生山谷,藤生著树,叶圆有毛,其果形似鸭鹅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宋政和6年(1116年),药物学家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记述:“猕猴桃,今永兴军(在今陕西)南山甚多,食之解实热,……十月烂熟,色淡绿,生则极酸,子繁细,其色如芥子,枝条柔弱,高二三丈,多附木而生,浅山傍道则有存者,深山则多为猴所食。”也许正是后面这个原因,才使它有猕猴桃之称。当然它在当时还有很多别名。
海拔高度猕猴桃一般在800-1800米都能种植,但以海拔1000-1600米较为适宜。
其他条件猕猴桃的抗风能力相当弱,易受风害,主要原因是其叶片大,缺少弹性,强风使幼嫩枝折断,叶片破碎,果实摩擦碰伤或摇落,从而降低产量和商品性能。海拔高度猕猴桃一般在800-1800米都能种植,但以海拔1000-1600米较为适宜。因此山区建园应尽量避免选在迎风口、山脊和山顶风大的地区,适宜选在背风坡为宜,坡向为早阳坡、晚阳坡。
病虫防治桑白质蚧防治可用杀螟松的1000 倍液喷雾;根结线虫可用亩施克线磷40%液1-4 千克来进行防治。无论身体出现什么与酸性有关的问题,如胃灼热,或胃酸倒流,都可以把猕猴桃做为一种很好的解酸剂。花腐病花芽前亩用3-5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者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的500 液,来进行防治。叶枯病可用50%的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来进行防治。灰霉病可用敌人菌丹的1000 倍液或者代森锌的800 倍液来进行防治。软腐病及熟腐病可用多菌灵800-1000 倍液来进行防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