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四)
(10)重视插接件环节
在结构化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各个环节中,脆弱的部分是插接件环节。双绞线的双绞结构被破坏并被挤压在一个很小的空间,线对之间彼此交叉或跨接,平行di推入接头,通过压接工具,固定导线的同时也破坏了金属结构,从而带来阻抗的变化,影响回波损耗。
(11)重视跳线
跳线是在整个结构化布线中经常被触及
大唐网线批发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四)
(10)重视插接件环节
在结构化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各个环节中,脆弱的部分是插接件环节。双绞线的双绞结构被破坏并被挤压在一个很小的空间,线对之间彼此交叉或跨接,平行di推入接头,通过压接工具,固定导线的同时也破坏了金属结构,从而带来阻抗的变化,影响回波损耗。
(11)重视跳线
跳线是在整个结构化布线中经常被触及和变动的部分,它们处在发送信号能量强的位置和接收信号能量弱的位置上。很小的阻抗变化就会带来3%~4%的反射,链路末端到链路中间的反射是对传输信号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对近端串扰也会有影响。在实际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跳线经常被随意地使用,如在桌椅之间的缠绕,强力拖拽或被重物挤压等,这些都会对跳线造成长久性损伤。1家庭弱电布线的目的是共享网络、和电话、有线电视等资源,zui好主要的房间这三种接口都有。
什么是综合布线
所谓综合布线系统是指按标准的、统一的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和布置各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电源系统和照明系统等。因此,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办公室建设数字化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是将所有语音、数据等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为办公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质介质,支持将来语音、数据、图文、多媒体等综合应用。
线缆敷设工艺
电缆敷设要满足以下技术指标:
(1)工作区内线槽布局要合理、美观;
(2)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4)对绞电缆在工作区宜预留3~6cm的长度;
(5)线缆剥线处理:使用斜口钳在塑料外衣上切开“1”字型长的缝;割去无用的电缆外衣;
(6)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7)在同一管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
(8)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监控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
(9)各缆线间的zui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10)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至6米;工作区为0.3至0.6米;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至10米;
(11)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
(12)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zui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13)电缆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直接部份间隔距施3~5m处设固。在缆线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mm处设置固;
(14)管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转弯处应绑扎固定。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为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应;
(15)应详细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归档;
(16)完成布线后要采用测试设备进行链路测试。保证所有信息点达到6类线路标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