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肋管详情介绍
一般说来,三维肋管单相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可达光管的2.5—6倍,沸腾传热系数可达光管的2—5倍,冷凝传热系数可达光管的3—5倍。与常规折流板相互平行布置方式不同,它的折流板相互形成一种特殊的螺旋形结构,每个折流板与壳程流体的流动方向成一定的角度,使壳程流体做螺旋运动,能减少管板与壳体之间易结垢的死角,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强化管外冷凝膜系数较高可达光管
三维管空预器

三维肋管详情介绍
一般说来,三维肋管单相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可达光管的2.5—6倍,沸腾传热系数可达光管的2—5倍,冷凝传热系数可达光管的3—5倍。与常规折流板相互平行布置方式不同,它的折流板相互形成一种特殊的螺旋形结构,每个折流板与壳程流体的流动方向成一定的角度,使壳程流体做螺旋运动,能减少管板与壳体之间易结垢的死角,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强化管外冷凝膜系数较高可达光管的17倍(强化管内冷凝效果同样显著),强化管内冷凝膜系数可达光管的2—3倍,总传热系数至少提高35%,综合换热性能是其它强化换热元件不可比的。
扩大了单管的换热面积,但三维内肋管的当量直径变小。每个肋都是扰动源,增加了流动的紊动度,同时也具有了自清洗作用。流动在肋间的近壁面加速,减薄了热边界层厚度。满液式蒸发管介绍满液式蒸发管在外表面上开有鱼鳞状的细槽,形成密集的小孔,并在管表层下形成互相连通的环形通道,(冷媒通过时)可以产生连续不断的气泡,所以它可获得优异的高度汽化的热传导性能。流体在管内做周期性振动,流体横向冲刷三维肋,流体与肋的传热系数增大。在加工三维肋的同时,管壁也被粗糙化,增强了换热效果。

三维肋管单管结构特点
1.1 结构
三维肋管是一种新型的管内(外)侧强化传热元件,是对表面有针状、鳞状肋片的各种强化换热管件的总称,其热力性能优于目前已广泛用于各类换热器的螺纹管、二维内肋及波纹管等[2~8]。只要管材壁厚不小于0.8 mm,各种普通金属光管(包括铜、 铝、不锈钢等)都可以通过机床加工成三维内肋管、外肋管或内-外肋管。这一方面促进了壁面区域低温烟气与流动中心区域的高温烟气之间的混合,同时也影响了粉尘颗粒在管内的运动轨迹。三维内肋管结构示意见图1,各种三维肋管单管样品见图2。
1.2 传热机理
三维肋管传热机理是,介质在流经翅高1~ 8 mm、0.5 mm×0.5 mm的针状肋后形成卡曼涡街 流动状态,这种流动促进了流体的湍流,三维肋的存在引起肋内加速,加速度的方向平行于热边界层,减少了边界层的厚度从而强化管内无相变传热。H型翅片管或螺旋翅片管即使立式布置,由于其集灰面积仍然较大,积灰还是比较严重的,因此,通常都采用卧式布置,积灰同样严重。由于液体在翅上表面张力减小,液体疏导容易,液膜厚度减薄,因而强化了冷凝传热。
一般说来,三维肋管单相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可达光管的2.5~6倍,沸腾传热系数可达光管的 2~5倍,冷凝传热系数可达光管的3~5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是较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强化管外冷凝膜系数较高可达光管的17倍(强化管内冷凝效果同样显著),强化管内冷凝膜系数可达光管的2~3倍,总传热系数至少提高35%,综合换热性能是其它强化换热元件不可比的。
空心环式换热器
空心环管壳式换热器是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发明的一种新型管壳式换热器。空心环是由直径较小的钢管截成短节,均匀地分布于换热管管间的同一截面上,呈线性接触,在紧固装置螺栓力的作用下,使管束相对紧密固定。连续翅片管束,在整块薄金属板(翅片)上,按管子排列形式(顺排、叉排)冲孔,然后用设备将冲孔后的金属薄板逐片套在圆管上,再采用胀管或钎接方法连接。空心环作为支撑形式,已成功地应用于小型氮肥厂。据报道,在相同条件下,其传热面积虽比单弓形支承可减少35%,传热速率则可增加38%,泵功率可减少75%。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