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防护玻璃的种类有哪些
激光防护玻璃的种类有哪些?激光的种类有很多种,有气体激光、液体激光、半导体激光和固体激光,其中固体激光包括红宝石激光、蓝宝石激光和YAG激光等。气体激光有He-Ne激光、CO2激光。紫外激光有:准分子193nm、UY248nm、Nd-YAG四倍频266nm、Nd-YAG三倍频355。蓝色激光:准分子He-Cd442、Xe-F480。绿激光:Ar离子51
紫外激光防护视窗生产厂家
激光防护玻璃的种类有哪些
激光防护玻璃的种类有哪些?激光的种类有很多种,有气体激光、液体激光、半导体激光和固体激光,其中固体激光包括红宝石激光、蓝宝石激光和YAG激光等。气体激光有He-Ne激光、CO2激光。紫外激光有:准分子193nm、UY248nm、Nd-YAG四倍频266nm、Nd-YAG三倍频355。蓝色激光:准分子He-Cd442、Xe-F480。绿激光:Ar离子515nm、Nd-YAG倍频532nm。红色激光:He-Ne632.8nm、半导体激光650、红宝石694nm。紫翠宝石755。红外半导体808、950、1030。保持光路高度在人的视线以下,工作时弯腰、低头、或拣地上的东西都是非常危险的。Nd-YAG1064,光纤1070。光通信1320、1550。激光器的波长,是选择激光防护玻璃的重要参数。比如EaglePair的EP-4激光防护玻璃,其防护玻段为6000-13000nm,那么,就适于防护CO2激光。而EP-5,其防护玻段为960-2000nm,那么,就适于防护YAG激光、光纤激光。而EP-3,其防护玻段为190-540nm,那么,就适于防护紫外激光、蓝光激光和绿缴光。而EP-2,其防护玻段为580-760nm,那么,就适于防护He-Ne激光、红色光激光。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赶紧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激光安全和分类
随着激光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激光对人眼的损伤事故不断发生,并且激光对人眼的损害是呈日积月累的。因此,使用激光器必须佩带激光防护眼镜己成共识。
操作激光器时应注意安全措施和适当使用防护设备。极低强度的激光辐射都有可能带来眼部伤害。因为这些食物都能协助人类较好的维护眼睛,让人体能够在激光焊接机辐射的条件下,较好的维护人体。 一系列激光安全配件以减少事故和伤害风险。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范围的激光有可能造成视1网膜损伤,因为角1膜和晶状体对这些波长全透,透镜效应会将激光能量聚焦到视1网膜上。紫外激光防护视窗生产厂家
建议在激光束工作功率不可忽略(即>1级)的任何时候都使用 激光防护眼镜,因为金属工具如螺丝刀的表面反射可能会意外地改变光束方向。
1.为特定波长设计的激光护目镜应放置在激光设备附近的显著位置,保护佩戴者免受不经意间的反射光束伤害。 护目镜,标注有防护波长范围及该范围内的光密度OD值。
2.激光防护窗可以阻止直射光和反射光束从实验装置区域出射。
3.带尾纤的激光器需要关闭后,才能连接或断开光纤接头,尤其是功率高于10毫瓦的激光器
4.所有的光束应终止于工作平台的边缘,使用激光时应关闭实验室的门。
5.不要将激光束置于眼睛的水平线上。
6.靠近光路工作时不要佩戴不必要的反射物件如反光饰品(如戒指,手表等等)。
7.注意透镜及其他光学元件可能从前表面或者后表面反射部分光。
8.使激光器运行于任何应用需要的较小光功率下。如可能,在调整光路的过程中减小输出功率。
9.在激光设备和实验室附近放置适当的警示牌或标签。操作3R或4级别的激光(即需要使用具有安全互锁功能的激光)时,使用激光安全标志灯箱。
10.不允许将主激光对着人体人眼直射。那怕是戴着防护眼镜也是不可以的。因为防护玻璃和防护眼镜只是用来防护激光作业时产生的反射杂散光。
激光防护对眼镜的重要性
1。强光对眼睛神经的伤害,激光是一种高密度的光能,而其是单波长,就是单色光,微弱的激光直射肉眼,会感觉非常刺眼,稍微高功率的激光,就会让眼睛暂时失明,大功率的光强度能直接伤害人的眼部神经,导致失明。如何确保激光防护窗安全使用,通常通用不同型号的镜片来防护不同波段的激光,为了方便识别,Laservision在眼镜上标明光密度(OD值,表征激光防护能力)和特定的波长信息,这样可以在特定的激光波长和功率水平下选择适合的眼镜。这也针对可见光,红外或者紫外的非可见光人眼看不见,所有对人眼睛神经没有感官刺激。
2。光能量达到一定程度,会对物体产生高温,对眼睛直接形成灼伤,激光的功率达到一定程度,能瞬间气化钢板,眼睛更加不再话下,这个也应该非常好理解。
3。一些特定的激光,对特定材料的吸收效果特别强,比如1064NM波段的近红外激光,这个波段的激光特性就是对水的吸收性特别强,如果直接照射人的眼睛,会吸收掉人眼的水分,对眼睛的伤害非常大。
其实激光不和特定物体接触,是没有辐射的,对于人体来说,激光的主要伤害就是对人体的感官刺激,高能产生的灼伤以及特定波长对水分的吸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