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混凝土的历史
加气混凝土先出现于捷克,1889年一个叫霍夫曼(Hofman)的人取得了用盐酸和碳酸钠制造加气混凝土的专利。1919年,柏林人格罗沙海(Grosahe)用金属粉未作发气剂制出了加气混凝土。1923年,瑞典人埃克森(JAEriksson)掌握了以铝为发气剂的生产技术并取得了专利权。8、在砌筑过程中,要经常校核墙体的轴线和边线,当挂线过长,应检查是否达到
加气块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的历史
加气混凝土先出现于捷克,1889年一个叫霍夫曼(Hofman)的人取得了用盐酸和碳酸钠制造加气混凝土的专利。1919年,柏林人格罗沙海(Grosahe)用金属粉未作发气剂制出了加气混凝土。1923年,瑞典人埃克森(JAEriksson)掌握了以铝为发气剂的生产技术并取得了专利权。8、在砌筑过程中,要经常校核墙体的轴线和边线,当挂线过长,应检查是否达到平直通顺一致的要求,以防轴线产生位移。用铝发气产气量大,所产生的氢气在水中溶解量小,故发气,发气过程亦比较容易控制,铝来源广,从而为加气混凝土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此后,随着对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工业化生产时机日益成熟,终于在1929年首先在瑞典建成了一座加气混凝土厂。
工业化生产加气混凝土至今仅70多年的历史,加气混凝土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在瑞典形成了“伊通(Ytong)”和“西波列克斯(Siporex)”两大专利及相应的一批工厂,而且在其他许多也相继引进生产技术或开发研究自己的生产技术,特别是一些气候寒冷的如挪威、荷兰、波兰、丹麦等国,研究成功自己的生产技术,形成了新的专利。如德国的海波尔(Hebel)、荷兰的求劳克斯(Durox)、波兰的乌尼泊尔(Unipol)和丹麦的司梯玛(Stema)。3、具有可加工性它如同木材一样具有可加工性,能锯、刨、钻、钉,有利于施工,可现场作业。二次大战前,加气混凝土仅在少数北欧推广应用,而现在,无论是严寒地区,还是赤道附近的炎热地带,生产和应用已遍及五大洲60多个。
欢迎您拨打图片上的电话联系我们,获取更多优惠哟~~~
加气块生产线中出现加气块转强度差的原因
1,原料研磨不规范。
2,原材科质量参数不合格。
3,水科比大。
4,静停时间长。
5,是因为蒸压釜那到工序没有蒸熟,用建材行业的话来说就是“夹生饭”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顾名思义加气块出釜后切开,里边没有蒸养透,造成的是外面熟了里面还是生的,这就是“夹生饭”。
解决措施如下:
1,对进厂的原料进行化验,尤其是石灰块 。
2,料浆计量和粉料的计量要精准无误。
3,加入的铝要经过搅拌机搅拌后按照相关的比例加入浇注机内。
4,预养阶段要注意用的检测仪器来对模箱内的液体、坯体时时检测。
5,切割好的坯体要经过蒸压釜进行蒸压养护,蒸压釜工作压力要达到1.3Mpa,设计温度和工作温度均要达到185℃以上。
6,恒温恒压要达标。
砌块砌筑工艺
砌块砌筑前到场堆放应做好遮雨措施,搬运到楼层后进行交丁摆放,便于通风,砌块的上墙含水率,可减少墙体的干缩引起的裂缝。
砌块砌筑前根据墙体长度先要进行砌块的排列,部分砌块长度需要进行切割,切割时用直尺在砌块上先划切割线,然后用切割机依据切割线进行切割,也可以使用台式切割机进行切割。
砌块水平灰缝应用刮勺均匀的铺粘结剂于下皮砌块表面;有槽口砌块的垂直灰缝可用粉刷铁板抹粘结剂于砌块侧面再上墙砌筑。
粘结剂在搅拌前根据水灰比在桶内先放水然后均匀的洒入粘结剂干粉,用电动工具进行搅拌约十分种,粘结剂搅拌完成必需在4小时内使用完毕,超过时间后不可再加水搅拌使用。
水电线路宜为暗装,这要专门的搂槽器在墙上进行搂槽,保证管线安装的同时,不损伤墙体的承重性能。
砌筑一批砌块先在水泥砂浆垫层上根据位置控制线和垂直度进行调整,保证横平竖直,位置准确后在砌块底面水平灰缝和侧面垂直灰缝满涂粘结剂后进行砌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