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的金属加工中,焊接比铸造、锻压工艺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焊接结构的重量约占钢材产量的45%,铝和铝合金焊接结构的比重也不断增加。
未来的焊接工艺,一方面要研制新的焊接方法、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如改进现有电弧、等离子弧、电子束、激光等焊接能源;运用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改善电弧的工艺性能,研制可靠轻巧的电弧跟踪方法。
无配重立式加工中心生产
在近代的金属加工中,焊接比铸造、锻压工艺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焊接结构的重量约占钢材产量的45%,铝和铝合金焊接结构的比重也不断增加。
未来的焊接工艺,一方面要研制新的焊接方法、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如改进现有电弧、等离子弧、电子束、激光等焊接能源;运用电子技术和控制技术,改善电弧的工艺性能,研制可靠轻巧的电弧跟踪方法。
另一方面要提高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如焊机实现程序控制、数字控制;研制从准备工序、焊接到质量监控全部过程自动化的焊机;在自动焊接生产线上,推广、扩大数控的焊接机械手和焊接机器人,可以提高焊接生产水平,改善焊接卫生安全条件。
摩擦焊接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1891年,当时美国批准了这种焊接方法的专利。该专利是利用摩擦热来连接钢缆。随后德国、英国、苏联、日本等先后开展了摩擦焊接的生产与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研究摩擦焊接较早的之一,早在1957年就实验成功了铝—铜摩擦焊。(1)航空航天工业随着现代航空发动机的不断更新,其主要性能指标推重比亦不断提高。多年来,摩擦焊接以其、高效、节能、无污染的技术特色,深受制造业的重视,特别是不断开发出摩擦焊接的新技术,如超塑性摩擦焊接、线性摩擦焊接、搅拌摩擦焊接等,使其在航空、航天、核能、海洋开发等高技术领域及电力、机械制造、石油钻探、汽车制造等产业部门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因摩擦表面不平,接触不连续,以及温度升高等原因,使摩擦表面产生振动,此时空气可能进入摩擦表面,使高温下的金属氧化,由于时间短,摩擦表面的塑性变形和机械挖掘又可以破坏氧化层,因此对接头质量影响不大,当焊件断面为实心圆时,其中心的相对旋转速度为零,外缘速度k大,此时焊接表面金属处于弹性接触状态,温度沿径向分布均匀,摩擦压力在焊接表面上呈双曲线分布,中心压力k大,外缘z小,在压力和速度的综合影响下,摩擦表面的加热往往从距圆心半径2/3左右的地方首先开始。AISI4340超高强度钢因其具有高的缺口敏感性和焊接脆化倾向,当用来制造飞机起落架时,国外规定不允许采用熔化焊接方法施焊,已成功地进行了4340管与4030锻件起落架、拉杆的摩擦焊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