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 整改基本步骤
首先:查找确认辐射源的方法有排除法、近场探测法、元件固有频率分析法。而排除法包含有拔线法、分单元模块工作排除法、区域屏蔽排除法。元件固有频率分析法是指对一些元件的固定频率及其倍频频率分析归类法,如晶振和 DDR 等元件的工作频率都是固定的。
第二步:滤波一般分为电容滤波、RC 滤波和 LC 滤波等,以及磁珠等;
第三步:接地法一般分为单点
GBT18655电磁兼容整改措施

EMC 整改基本步骤
首先:查找确认辐射源的方法有排除法、近场探测法、元件固有频率分析法。而排除法包含有拔线法、分单元模块工作排除法、区域屏蔽排除法。元件固有频率分析法是指对一些元件的固定频率及其倍频频率分析归类法,如晶振和 DDR 等元件的工作频率都是固定的。
第二步:滤波一般分为电容滤波、RC 滤波和 LC 滤波等,以及磁珠等;
第三步:接地法一般分为单点接地法和多点接地法。
第四步:屏蔽法一般有加屏蔽罩屏蔽法、外壳屏蔽法和PCB 走线布局屏蔽法。
第五步:程序控制法是指一些被测物的控制软件或硬件可以通过修改控制程序,如降低或增加工作频率,从而使附加在单点频率上的能量降低,也就是起到了单点频率辐射的电磁波强度降低的功效。故此法对电源模块的频率辐射超标会起到显著效果,对包络形波形频率辐射超标有明显作用。
这个EMC整改六步法比较适用于常见电子设备的整改。但上面的5种方法虽有助于提高 EMC 辐射整改效率,节省周期,通过EMC测试,但其并不是根本性解决EMC问题的方案,EMC的问题理想还是在设计端就进行考虑,而不是事后用一些“围追堵截”的方案来应急。
电磁兼容整改的对策器件
滤波器
对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的电路,就是滤波器,其功能是允许某一部分频率的信号顺利的通过,而另外一部分频率的信号则受到较大的抑制,它实质上是一个选频电路。
滤波器一般分为电源滤波器和信号滤波器两大类。
电源滤波器 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所构成,它允许直流或工频电流通过,对频率较高的信号则有较大的衰减,从干扰机理方面可以分为共模和差模两种作用类型。能够产生较强干扰的设备和对外界干扰敏感的设备都要使用电源滤波器。
电源滤波器是双向的,既防止电网干扰进入设备,使设备满足传导敏感度的要求,又防止设备内的电磁干扰通过电源线传到电网上,使设备满足传导发射的要求。
电源滤波器安装时应紧靠电源线的出入口部位,输入/输出线进行隔离,避免耦合干扰,安装在金属表面或者就近接地。
主要性能指标有较大泄漏电流、耐压、额定工作频率、额定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流和温度范围等。
信号滤波器 滤除线上的高频干扰信号,并抑制线间耦合的干扰。因为电缆上感应的电流一般都是共模形式的,所以信号滤波以共模为主。
信号滤波器用在穿过屏蔽壳体的线缆(屏蔽壳体不允许有导线穿过,否则破坏屏蔽效能,需使用馈通滤波器)、设备内部互连的隔离(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强信号与弱信号等相互干扰)和外部的连接电缆(等效为天线,接收和耦合干扰信号)等方面。
信号滤波器按安装方式可分为线路板滤波器、贯通滤波器和连接器滤波器等几种,线路板滤波器适合于安装在线路板上,比较方便,但高频效果稍差一些;贯通滤波器适合于安装在屏蔽壳体上,适合于单根导线穿过屏蔽体;连接器滤波器适合于安装在屏蔽机箱上,用于多根线缆穿过屏蔽体。
使用信号滤波器时应保证滤波器良好接地(低的射频阻抗),即外壳与屏蔽体的良好电接触,缩短接地线。
电磁兼容整改对策中的屏蔽政策
1、变压器初级与次级加屏接地和外层加屏蔽接地对低频辐射会有一定的吸收和抑制作用。但一些商家为节约成本会取消外层屏蔽,修改工程师需要特别留意。
2、PFC外层屏蔽接地对低频辐射有一定的吸收和抑制作用,也能对电源谐波进行修正。
以上内容由凌赫高科为您提供,今天我们分享的是电磁兼容整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能有所帮助!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