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温仪的发展
六十年代中期,研制出套工业用的实时成像系统(THV),该系统由液氮致冷,110V电源电压供电,重约35公斤,因此使用中便携性很差,经过对仪器的几代改进,1986年研制的红外热像仪已无需液氮或高压气,而以热电方式致冷,可用电池供电;电气部件的故障是逐渐恶化的,在此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温度的升高1,根据所测温度及电气设备的特点,可以判断该设备是否已经变坏,并
高温红外测温仪原理

红外测温仪的发展
六十年代中期,研制出套工业用的实时成像系统(THV),该系统由液氮致冷,110V电源电压供电,重约35公斤,因此使用中便携性很差,经过对仪器的几代改进,1986年研制的红外热像仪已无需液氮或高压气,而以热电方式致冷,可用电池供电;电气部件的故障是逐渐恶化的,在此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温度的升高1,根据所测温度及电气设备的特点,可以判断该设备是否已经变坏,并且做出趋势分析。1988年推出的全功能热像仪,将温度的测量、修改、分析、图像采集、存储合于一体,重量小于7公斤,仪器的功能、精度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红外测温仪的热像仪
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的焦平面技术则省去了光机扫描系统)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上,在光学系统和红外探测器之间,有一个光机扫描机构(焦平面热像仪无此机构)对被测物体的红外热像进行扫描,并聚焦在单元或分光探测器上,由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处理、转换或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测器显示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实质上是被测目标物体各部分红外辐射的热像分布图由于信号非常弱,与可见光图像相比,缺少层次和立体感,因此,在实际动作过程中为更有效地判断被测目标的红外热分布场,常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增加仪器的实用功能,如图像亮度、对比度的控制,实标校正,伪色彩描绘等技术。校准方法:校准环境条件环境温度(18~25)℃参考标准电测装置工作的环境湿度应符合其相应技术条件要求。
挑选红外测温仪时所需求掌握的小窍门
1、精度
精度是红外测温仪的一个重要的功能目标,它是关系到整个丈量体系丈量精度的一个重要环节。红外测温仪的精度越高,其报价越贵重,因而,红外测温仪的精度只需满意整个丈量体系的精度需求就可以,不用选得过高。在诸多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型号中选择出在性能、功能和价格方面的较佳搭配。这样就可以在满意同一丈量意图的许多红外测温仪中挑选对比廉价和简略的红外测温仪。
2、线性规模
红外测温仪的线形规模是指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规模。以理论上讲,在此规模内,灵敏度坚持定值。红外测温仪的线性规模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确保必定的丈量精度。在挑选红外测温仪时,当红外测温仪的品种断定今后首要要看其量程是不是满意需求。
但实际上,任何红外测温仪都不能确保肯定的线性,其线性度也是相对的。当所需求丈量精度对比低时,在必定的规模内,可将非线性差错较小的红外测温仪近似看作线性的,这会给丈量带来极大的便利。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