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装袋机-秋菇出菇的管理
秋菇多发生在1 2月之前,一般在接种后65~80天长菇,菇潮比较集中,可长3~5批。早、中熟品种产量占整个生产周期总产量的3 0%左右。管理中要掌握以下几点。
(1)控制出菇适温秋季气温多变,高低不稳。若温度一直处于20℃以上时,原基不易形成子实体,且消耗养分较多,影响产量。补水一定要注意三点:1、补水时机要选准,一
木耳装包机价格

食用菌装袋机-秋菇出菇的管理
秋菇多发生在1 2月之前,一般在接种后65~80天长菇,菇潮比较集中,可长3~5批。早、中熟品种产量占整个生产周期总产量的3 0%左右。管理中要掌握以下几点。
(1)控制出菇适温秋季气温多变,高低不稳。若温度一直处于20℃以上时,原基不易形成子实体,且消耗养分较多,影响产量。补水一定要注意三点:1、补水时机要选准,一定要在上茬菇采后,菌丝已恢复将要出菇时进行。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可在晚上或凌 晨气温较低时,揭开盖膜通风散热,使菇床温度下降。晚秋气温1 2℃时,可将遮荫网揭开些,让一定的阳光照射,增加热源,使菇床达到适宜温度。

(2)干湿交替,冷热刺激 批菇采完后,必须停止喷水,并揭膜通风8~12小时,降低菇床湿度,使菌筒干燥。让菌丝充分休息复壮7天左右,当菌筒采菇后留下的凹陷处发 白时,说明菌丝已经复壮,此时白天可进行喷水,并盖紧薄膜’提高温度,晚上揭膜通风,使菇床有较大的温差和菌筒干湿差。氮的比例过高,长时间处于营养生长阶段,即使条件适宜,也常出畸形菇。通过3~4天干湿交替、冷热刺激后,第二批子实体迅速形成。第二批菇采完后,按上述方法增加 通风次数,让菌丝复壮,然后连续喷水2~3天,增大湿差,促进第三批菇蕾萌发。逐批仿效此法管理。

(3)保持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出菇期空气湿度以90%左右为宜。南方秋高气 燥,注意菇床保湿,防止菌筒被风吹干;北方秋雨连绵,应注意通风,避免湿度偏高,引起菌筒霉烂、杂菌滋生。通常菇棚的罩膜内呈一层雾状并有水珠,说明湿度适宜。浸水后的菌块仍应放回床架,进行催蕾出菇,此时若气温在15度以下时,则应将菇房的温度提高到20度左右,进行保湿催蕾。若无水珠说明偏干,应喷水加湿;若水珠下滴,则为偏湿,应增加通风,降低湿度,避免过湿造成霉菌侵袭为害。
(4)因时因地调节光照度 秋初低海拔地区气温较高,日照稍长’为防止光照过强’菇棚上的遮荫物应“三阳七阴“以利于原基发生和子实 体形成;秋末山区气温急降,日照渐短,菇棚应从“四阳六阴”逐步到“五阳五胡“有利于长菇。
想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拨打图片上的电话吧!!!
食用菌装袋机-平菇的出菇期管理技术
菌丝长满后一般要再经7天后熟期培养,方可进入出菇期管理。
菌丝长满后要把菌袋堆放成排,一般堆4-7层高。但现有在市场的占有率不足5%,而“绿标”食品的价格比一般产吕高出1倍以上。当袋口处有小菇蕾形成时,除去袋口报纸,小菇蕾形成初期,可少量多次向菇棚(房)空中喷雾状水,保持地面湿润,但切忌向菇蕾喷水;当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时才可喷雾化水,并宜少喷、细喷、勤喷,同时保持地面湿润,当菇盖长到3cm以上时才可喷水到菇体上。出菇期间,菇棚(房)空气相对湿度hao保持在85~95%。

平菇长到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时要及时采收。采收完一潮菇后,要停止喷水3-7天,以促进菌丝生长和菌包转潮出菇,当菌包有菇蕾出现时再进行适当喷水,以刺激新一潮菇体的形成。
食用菌装袋机-金针菇需要适期采收
当菌柄长13-14cm,整齐,菌盖直径1cm左右,边缘内卷,没有畸变,菌柄菌盖不呈吸水状,菌柄根根分清,又圆又粗,全体纯白色,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