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表的起步:
热量表的自行研制开始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1986年颁布了我国一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5年12月批准了该标准的修改稿“JGJ-26-95”为行业标准,此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在进行室内采暖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考虑按户热量计量和分室控制温度的可能性。”
热量表主要有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积分仪三大
机械热量表厂

热量表的起步:
热量表的自行研制开始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1986年颁布了我国一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5年12月批准了该标准的修改稿“JGJ-26-95”为行业标准,此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在进行室内采暖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考虑按户热量计量和分室控制温度的可能性。”
热量表主要有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积分仪三大部分组成。早期的流量计几乎所有国内厂家都是在热水表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将机械式热水表的表盘齿轮上安装磁钢,将干簧管安装在靠近齿轮的位置,当磁钢接近干簧管时,干簧管发送一个脉冲信号。早期的温度传感器基本上都采用了德国进口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远传表的信号传输形式有哪些:
一般远传表的信号传输分为脉冲形式或数字形式。其中脉冲远传表是将表计远传的信号以脉冲(或开关量)的形式发出,每一个脉冲信号代表一定的数值,由数据采集进行实时在线累计存贮。系统要对这样累计的脉冲数进行一定的换算处理之后,才能得到表计的数值。远传数字表则内置电子芯片,自身已经对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向外传输的是准确的数据,上位机可以通过总线方式直接读取到确切的数值,而不必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智能水表普及化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供水系统也在不断的进行技术更新,面对增速如此之快的城市小区管理,供水公司的抄表工作成了蕞大的难题之一,小区多,物业多,住户多而且关键的是用户不可能呆在家里等你来查水表,供水单位查一次水表需要耗时非常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在这种社会发展现状下,水表的智能化就成了必然趋势,但是现实中又不如我们所想的,在智能水表普及化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今天我们就来讲解一下智能水表普及化的四点制约因素目前国际、国内智能水表自动抄表系统主要有4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