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装好接线盒的组件进行终检测。
质量要求:
① 组件内部无气泡、明显异物、碎片。
2 电池片之间无错位、并片现象。
3 电性能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4 组件表面无多余物、污物残留。
8.5 注意事项:
1 测试过程中,在测试开始、每连续测试 3 小时后,均需用标准电池组件校对,并及时调整光强和测试温度。
回收客退旧组件

将装好接线盒的组件进行终检测。
质量要求:
① 组件内部无气泡、明显异物、碎片。
2 电池片之间无错位、并片现象。
3 电性能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4 组件表面无多余物、污物残留。
8.5 注意事项:
1 测试过程中,在测试开始、每连续测试 3 小时后,均需用标准电池组件校对,并及时调整光强和测试温度。
2 在计算机中保存电性能测试的原始数据。
3 按照相关程序完成标签和条码标识,做好追溯数据记录。
负载2个 50w 负载输入电压 24v 连续3个阴雨天 每天工作8小时
请求所需系统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蓄电池计算
1、太阳能板2*50W*8H/0.6/4H=340W(耗电总量/系统利用系数/有效日照时间)
2、蓄电池2*50/24*8*(3+1)/0.7=200AH(总电流*自持时间/余量系数)
(太阳能板功率=负载功率*工作时间/损耗0.6/平均有效光照)
(蓄电池容量=负载功率*工作时间*连续阴雨天气/电池电压/充放电系数)
以日射量来计算
年发电量(EP)=PAS * HA * K * 365(天)
PAS:太阳电池组列容量
HA:设置场所及设置条件的累计日射量(kWh/m2 *日)
K:总和设计系数(0.65~0.8 ≒ 0.7程度)
以系统利用率来计算
年发电量=太阳电池阵列模板的发电量*系统利用率 * 8760(小时)
系统利用率=0.1~0.15 ≒ 0.12程度
一年总时数=24(小时)* 365(天)=8760小时。
在大多数应用中,理想情况是尽可能从太阳能电池获得电力。由于输出功率是输出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因此我们应明确电池哪部分工作区能实现输出电压与电流乘积值,即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