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的实质的损害是认知障碍,表现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为上。分享性注意是指与他人共同分享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当孤独症面对一种物品时不是与他人分享兴趣,而是要得到它,这种障碍是孤独症的早期症状之一。就象在前面部分中讲到的那样,不会进行扮演也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能发现早期症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无疑会对预后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孤独症患者在学龄般因不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地址

孤独症的实质的损害是认知障碍,表现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为上。分享性注意是指与他人共同分享对某种事物的兴趣,当孤独症面对一种物品时不是与他人分享兴趣,而是要得到它,这种障碍是孤独症的早期症状之一。就象在前面部分中讲到的那样,不会进行扮演也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之一。如果能发现早期症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无疑会对预后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
孤独症患者在学龄般因不能适应普通幼儿园生活,而在家庭、特殊教育学校、机构中接受教育和训练。学龄期以后患者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会有所提高,部分患者可以到普通小学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教育,还有部分患者可能仍然留在特殊教育学校。
目前国际上受主流医学推荐和使用的训练干预方法,为孤独症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方向,这些主流方法主要有:
1、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主张以行为主义原理和运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训练强调高强度、个体化、系统化。
2、孤独症以及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程(TEACCH)训练。该课程根据孤独症儿童能力和行为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的训练内容,对患儿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核心是增进孤独症儿童对环境、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
3、人际关系训练法。包括Greenspan建立的地板时光疗法和Gutstein建立的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疗法。
上述治疗方法在国内一些孤独症康复机构已开展,获取了较好的治果,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孤独症儿童缺乏对别人悲伤的表情的注意,很少有高兴委屈这样的情绪情感交流。由于缺乏对表情的关注,所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家长会看到孩子有不怕陌生人的情况发生。一部分孩子会表现出来的对周围陌生人的表情的关注减少,面孔关注缺乏早在孩子六个月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这个是孤独症的一个的指征之一。对母亲的反应也冷漠,或者是过度依赖。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