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奶茶的制作方法
用青砖茶或黑砖茶,煮茶的器具是铁锅。煮咸奶茶时,应先把砖茶打碎,将洗净的铁锅置于火上,盛水2~3千克,烧水至刚沸腾时,加入打碎的砖茶50~80克。当水再次沸腾5分钟后,掺入牛奶,用奶量为水的五分之一左右,稍加搅动,再加入适量盐巴。等到整锅咸奶茶开始沸腾时,才算把咸奶茶煮了,即可盛在碗中待饮。
蒙古民族喜好砖茶之习俗,究竟
特产店地址

蒙古奶茶的制作方法
用青砖茶或黑砖茶,煮茶的器具是铁锅。煮咸奶茶时,应先把砖茶打碎,将洗净的铁锅置于火上,盛水2~3千克,烧水至刚沸腾时,加入打碎的砖茶50~80克。当水再次沸腾5分钟后,掺入牛奶,用奶量为水的五分之一左右,稍加搅动,再加入适量盐巴。等到整锅咸奶茶开始沸腾时,才算把咸奶茶煮了,即可盛在碗中待饮。
蒙古民族喜好砖茶之习俗,究竟源于何时,无法考证。但是,在历史砖茶得宠于蒙古族人民。据记载,清朝康熙时代,内地一些商人携带砖茶、米面、布帛杂物等到蒙古腹的地,交换蒙地各种物产。其中除以米面、布帛直接易皮毛外,其余杂物均以砖茶定其价值。砖茶有'二四'、'二七'、'三九'之别。所谓'二四'者,即每箱可装二十四块砖茶,价值约三十三元(银元),每块砖茶重五斤半,价值一元二、三角。
欢迎您拨打图片上的电话联系我们,获取更多优惠哟~~~
蒙古族的敬茶礼
在蒙古人接人待物的过程中,茶起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用敬茶传达情谊,以示主人的真情和好客,因此敬茶是十分讲究的,通常是先客后己,先老后幼依次进行。端茶时,主人要衣着整齐、仪态大方,先用左手轻轻抓住茶碗,右手拿着茶勺子或茶壶倒茶。倒茶时不得将茶勺子或茶壶提得过高,不能使壶嘴枕着碗边。敬茶时先放下右手拿着的勺子或茶壶,然后用右手拿碗,双手恭敬地递给客人。倒的茶也颇为讲究,蒙古人有“满杯酒,半碗茶”的礼仪。主人倒茶不能太满,也不能太少。盛茶太满,手指容易伸进茶水中,这即容易烫到,又不文雅、卫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半碗茶”的茶礼。
如今,奶茶已经成为蒙古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饮品。在草原上“宁可一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蒙古人喝茶讲究慢饮,要全身放松,以微微出汗为佳。饮茶时一般会在欢歌笑语的自然状态下进行,这同郑板桥所言“晨起无事,扫地焚香,烹茶洗砚”的情景恰好相反,表现出自由自在、纯朴憨态的精神境界。
乌海特产:酸 奶
蒙语中称'艾日格'(Airag)。制酸奶的原料主要是牛奶和酸奶曲种,但也用羊奶、驼奶做原料。酸奶曲种称为活酸奶(核仁格Horenge),民间传说是成吉思汗粘在胡须民谚有'宁可丧命不能断种'的说法。酸奶曲种可以从有曲种的人家请,也可以自己制作。在牧区制曲种非常有讲究,一般找个干净的布袋放少许酒曲和鲜奶进行搅拌或在少许半生不熟的蒙古米子和粘米上加一点白酒上面再加刚挤的鲜奶或初乳,倒进干净的容器内用干净的布裹好口放置15度以上的环境中进行发酵24小时,发酵后的东西叫酸奶曲种。在每年新奶下来后,没有曲种的人家要向别人请曲种。
请曲种也非常讲究,请曲种时要选无风无雨的晴朗日子虎日由属虎的人,带上礼物,拎上装有新奶的容器去有曲种的人家。将新奶倒出来,装上曲种,赶快往回赶。因为时间耽搁久了,曲种会自己长起来,由活种变成死种。将曲种请回以后,装进瓷盆或瓦盆里加一点奶喂起来。随着曲种的增多,要换在瓦缸或木桶里,每天早晨加鲜奶,用专门的木杵频频搅动,使之起泡,越发越多,颜色发绿而清澈,能发出河水流淌或下雨时的刷刷声音,这就成了酸奶(艾日格)。做酸奶要注意保持其纯洁性,木杵要,加酸水要凉,加奶和酸水要掌握比例,周围温度要保持在20-25度之间,因此有时要把它放在比较热的地方,有的人家还用专门缝制的羊皮盖起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