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输送带的跑偏
a、在头部输送带的跑偏,调整头部传动滚筒。调整好后将轴承座处的定位块焊死。此时驱动装置可以不再跟随移动;
b、在尾部输送带跑偏,调整尾部改向滚筒或螺旋拉紧装置,调整好后将轴承座处的定位块焊死(垂直拉紧尾架);
c、在中部输送带跑偏,调整上托辊(对上分支)及下托辊(对下分支),当调整一组托辊仍不足以纠正时,可继续调整几组,但每组的偏斜角度不
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调整输送带的跑偏
a、在头部输送带的跑偏,调整头部传动滚筒。调整好后将轴承座处的定位块焊死。此时驱动装置可以不再跟随移动;
b、在尾部输送带跑偏,调整尾部改向滚筒或螺旋拉紧装置,调整好后将轴承座处的定位块焊死(垂直拉紧尾架);
c、在中部输送带跑偏,调整上托辊(对上分支)及下托辊(对下分支),当调整一组托辊仍不足以纠正时,可继续调整几组,但每组的偏斜角度不宜过大。
d、在局部地区局部时期的跑偏,用调心托辊可以自动调整解决;
e、若上述办法仍不能消除跑偏,则应检查:输送带接头是否平直,必要时应重接;机架是否倾斜;给料方向是否合适;导料槽两侧的橡胶压力是否均匀。
f、上述调整,应在输送机空载和满载时反复进行,使输送带至托辊边缘有0.05B(B为带宽)左右的余量为准。
潍坊旭阳机械本着“不断,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宗旨,竭诚欢迎中外客人光临惠顾!

皮带输送机托辊间距:
托辊间距应满足两个条件:辊子轴承的承载能力及输送带的下垂度,托辊间距应配合考虑该处的输送带张力,使输送带获得合适的垂度。 1大下垂度: hmax=g(qG+qB)a/8Fo 式中hmax-两组托辊间输送带的1大下垂度,m;a-托辊间距,m;qG-物料质量,kg/m;qB-输送带质量,kg/m;Fo-该处输送带张力,N;皮带输送机改向滚筒:用于改变输送带的运行方向或增加输送带与传动滚筒间的围包角。 稳定工况下的下垂度应限制在1%以内。a本系列承载分支托辊间距见表12。b回程分支托辊间距:2.4~3m。 c凸弧段托辊间距:一般为承载分支托辊间距的1/2,还应验算输送带合力的附加载荷是否超出所选 托辊的承载能力。 d落料处缓冲托辊间距:根据物料的松散密度、块度及落料高度而定。一般按承载分支托辊间距的 1/2~1/3。当松散密度较大,落差较高时可取1.2~1.5倍辊径。

托辊的基本要求:
(1)皮带输送机的受料处应设置缓冲托辊组;输送特大块度物料或高差大时,可选用重型缓冲托辊。
(2)固定式输送机宜采用固定托辊组,向上、向下以及水平输送机承载分支宜选用吊挂托辊组。
(3)托辊需使用可靠,有较小的回转阻力系数,制造成本低,托辊表面必须满足光滑及径向跳动小等要求。
(4)输送机凹、凸弧的槽型过渡段,应设过度托辊组。
(5)为了防止和克服输送带跑偏现象,可选用自动调心托辊。
潍坊旭阳机械本着“不断,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的宗旨,竭诚欢迎中外客人光临惠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