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项目背景
池州市海绵城市区北至沿江路-清风路,南至永明路,东到平天湖大道-人民路-九华大-齐山大道,西到昭明大道-长江路-建设路-秀山南路-白洋河堤岸路下,总面积约18.km2。区建设有多种类型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如植草沟、雨水花园、生物滞留池、雨水塘、蓄水池等,通过“渗、滞、蓄、净、用、排”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雨洪管理、面源污染控制等问题。01mm~4
海绵城市信息化设计方案

监测项目背景
池州市海绵城市区北至沿江路-清风路,南至永明路,东到平天湖大道-人民路-九华大-齐山大道,西到昭明大道-长江路-建设路-秀山南路-白洋河堤岸路下,总面积约18.km2。区建设有多种类型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如植草沟、雨水花园、生物滞留池、雨水塘、蓄水池等,通过“渗、滞、蓄、净、用、排”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雨洪管理、面源污染控制等问题。01mm~4mm/min发讯方式:双触点通断信号输出环境温度:0~50℃相对湿度:<。为了更好地对海绵城市建设成效进行科学评估,根据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试行),建设海绵城市监测系统,实时在线掌握现场信息,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设计依据
根据住1房和城1乡建设部出台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试行),从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显示度等6类,共18项指标进行考核评价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效果。
根据《池州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三年实施计划》,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为72%,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24.2mm,即降雨量24.2mm时,雨水将被海绵设施就地消纳,海绵建设区域不得出现雨水外排现象。1ha,内有已建好的400m3蓄水池一座,规划设计“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为70%,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24。故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项目进行排口雨水外排总量监测,同时根据同步监测的降雨数据乘以该典型项目所处汇水区的面积得出降雨总量,然后据此计算出该典型项目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另外,根据该计划,海绵城市工程建成后,雨水径流污染削减率不 40%(以 SS 计)。故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项目,在项目建设完成后监测雨水排放口水质,然后对比本底数据或者模型计算数据,分析典型项目的雨水径流污染的变化趋势及削减率。
首先要对PPP大概做一个介绍,因为很多行对海绵城市都比较熟悉,可能PPP不是特别的清楚。设计依据根据住1房和城1乡建设部出台的《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试行),从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显示度等6类,共18项指标进行考核评价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效果。PPP是一种公司合营的机制,原来是干的事情通过市场机制,融入私人资本进行合作,运用市场的机制,用社会资本提供服务。PPP运用的范围特别的广,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公用事业项目、社会事业项目。
PPP主要的运作模式其实有很多的类型,其实PPP只是说双方的合作,各种都是PPP相关的范畴。“大海绵”模式在“小海绵”基础上,遵从城市雨水径流1产生规律,对相关工程措施统筹兼顾,是切实打造城市“弹性内涵”的必行措施。PPP项目会有很多的采购模式,即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采购。我们特别要提一下财1政部新设的竞争性财商的模式,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原来招投标的问题。竞争性磋商相当于是两阶段的,现在我们可以把技术方案抛出去,由社会资本提供方案,在我们海绵城市的项目当中比较明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