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告诉你什么是汉服,为啥能这么火!
近年来,随着汉服运动的兴起,汉服又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他们将汉服与日、韩文化联系起来,不能正视我国的传统文化。今天,成博士在请教了高人之后,特地为大家介绍一些对汉服常见的知识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先从汉服的特点说起:
交领右衽
汉服基本都是右衽的(领子朝向右手方向,左衽是胡服及死人
重庆汉服定制

三分钟告诉你什么是汉服,为啥能这么火!
近年来,随着汉服运动的兴起,汉服又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误解,他们将汉服与日、韩文化联系起来,不能正视我国的传统文化。今天,成博士在请教了高人之后,特地为大家介绍一些对汉服常见的知识点,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先从汉服的特点说起:
交领右衽
汉服基本都是右衽的(领子朝向右手方向,左衽是胡服及死人的穿着方式)
无扣结缨
(汉服几乎全由系带结缨的方式穿戴。所以“系带”和“右衽”一样成为了汉服一个外在的显著特征)
在接触汉服时,大家往往会有一些误区:
汉服不是汉朝的服饰,是汉族的传统服饰。
汉服不是cosplay,cosplay意指动漫、游戏、小说中的角色扮演。
汉服不是古装,古装是指具有古典元素与韵味的服饰,如影视装、影楼装等,而汉服是有严格形制要求的民族服饰。
汉服也可与现代元素搭配,因为汉服复兴的目的是将汉服引入到现代社会中来,而非重回古代。
汉服并非只能在舞台上呈现,也可作日常服饰使用。
清朝服饰不是汉服,由清朝服饰演变而来的旗袍、马褂也不是汉服。
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服饰。然而近现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拥有人口的汉民族,中止自己的民族服装已经300多年。我们应当去了解、接受自己的传统文化。只有正式自己,才能更好的在世界范围内“走出去”。
传承汉服文化,了解这些知识很有必要
之前分享过关于汉服的“面料”,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汉服原材料的制成——丝线如何变布匹,也就是汉服相关的纺织。
不管是葛衣,还是麻衣,或者丝棉,在量体裁之前,都得织成布(帛)。
当我们现在提到纺织或者说织布的时候,往往会想到的是影视作品中的纺织工人,来来回回穿梭与大型的机器前面。或者有去过纺织厂的朋友会想到现代化的纺织业已经是进入了数控时代了。现代的纺织已经不只是需要由人工穿梭在厂房,更多依赖电脑程序操作机械完成每一步,工人需要在数控机前调整不同参数命令来完成了。
但是,在古代,这样的过程又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呢?古代没有电脑,也没有电,那个纯依靠人力的时代,如何依靠手脚织布呢?有什么工具呢?每天能织多少布呢?织出来的布是什么样子的呢?如果像我们现代衣料上面有花纹,古代能织吗?那些精美的纹饰是用什么办法织出来的呢?
这就是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东西。
首先,我们来说纯“手工”的时代。
就像每个故事开头那样,这事儿也是发生在很久。久到什么时候呢?远古哟,是不是很久?
在远古时代,是用“手经指挂”的方式来完成“丝线成料”的这个过程的。
手经指挂这个概念有些抽象,我接触的时候也想象不到是什么样子。按通俗的解读来方便大家理解一下,就是类似像编织那样的方式。
我记得很多年前,流行过编织手链和“爱人围巾”——手经指挂的编织方式类似这两种曾流行过的网红品,就是把几股线像编网那样拼编在一起。
这种编织制作方式相对比较简单,一个人固定着一头也可以编,或者是两个人配合来编。当然,如果以现代的标准来看,这样的手法制作出来的“料”并不是特别美观,甚至于有些粗糙。
不过,保暖性还是实用性都是要比直接缕几把线强很多吧。更重要的是在编织过程中,不同松紧和插入一些其他线也能有些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丝锦服装让汉服重归
如今的,几乎是全世界一个丢失自己传统服装的民族。在日本,任何一个日本女人穿着和服踩着木屐走在街上,行人都不会侧目。在苏格兰,一个男人穿着苏格兰短裙也不会让人惊讶。
可如果你在穿着汉服上街,别人不是以为你疯了,就会误以为你是穿着和服的日本人,让人心痛又无奈。
我想起多年前曾经在影像里看到的古代女子身着汉服的身影,无论是《大汉天子》里身披罗衣轻纱的念奴娇,还是《笑傲江湖》里一袭红衣绸缎的东方不败,他们飘逸的身影都在我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丽。
而在我心中,汉服是很美丽的归宿,莫过于是在每逢的传统节日时,我们都可以郑重其事地换上自己民族的传统汉服,做一些充满仪式感的传统习俗。
比起那些时髦的新衣服,想来只有延续华夏千年的汉服足以撑起这个角色。而我也相信,总有,身穿汉服的人可以惊艳全世界。因此丝锦服装让汉服重归,我们设计的汉服服装,不仅风格好,而且让你穿着特自信!
(作者: 来源:)